便簽訓練營第5拆(R+I)

便簽訓練營第5拆(R+I)2018.3.16

【R:閱讀原文片段】

《杜拉拉升職記》,34頁

李斯特到廣州辦開會,忽然想起什么,做考問狀,問拉拉:“要是由你來做上海辦這個裝修項目,你會申請多少預算?”

拉拉沉思了下,用肯定的語氣說:“750萬。”

李斯特大吃一驚,忙問:“根據呢?”

拉拉有板有眼地分析道:“上海辦目前的裝修是5年前的設計風格,這次裝修新的設計估計風格會變化不小,大部分間隔得重做,因此布線和天花板上的機電消防什么的都得重新做;上海辦的家具大都已經使用8年,早過了折舊年限,而交換機系統已經使用10年,更是大大超過了供應商建議的使用年限,不動它還好,一動,系統就很可能出問題——這樣,家具和交換機都需要更新;現在的面積是4500平方米,再簽租約,一般是2~3年的租期,根據我的理解,DB在中國的業務呈明顯上升趨勢,考慮到未來2~3年的走勢,比較可能的做法是在現有面積上,多加10%的面積,就是總面積會達到5000平方米左右。綜合上面幾條,每平方米的理論價格會達到1500元左右,總預算應在750萬左右。”

李斯特聽拉拉這么一分析細節,就冒了一身冷汗,心里暗自叫苦。

他穩了穩心神又追問:“那你覺得完成這個項目需要多長時間?”

拉拉內行地說:“按DB的操作流程,美國總部的地產部對此類項目會參與得很深,像上海辦這么大的工程,單是獲得亞太區的批準還無法立項,項目最后需要報到美國總部的地產部去審批的,加上中間還牽涉到很多部門的參與,比如法律事務部、采購部、IT部、財務部,使得用于協調的時間會非常長。正常情況下,美國總部的建議是用9個月完成整個裝修項目,其中用于工程本身的時間應該是3個月左右,用于項目前期的分析和協調的時間大約是6個月。”

李斯特一面夸拉拉進步神速,一面決定一回上海就找玫瑰談話。他知道拉拉的話十有八九是對的,不單是因為她的臉上寫著一頭誠實的黃牛的表情,而且,她的話明顯樸素在理,有專業的力量。

【I拆書家講解引導】

(選自某次拆書幫現場學習)

趙周:這段你讀到了什么?

學員:她回答得很專業,主要是有細節。

趙周:對,我們說“細節說服人,細節打動人,細節就是力量”,就是這段李斯特評論杜拉拉“樸素在理,有專業的力量”。你能看到她把說事實、說細節變成了自己的一種習慣。希望我們都能養成這種習慣。

但是,懂得說事實,像杜拉拉這樣,你覺著已經不錯了是吧?她還能不能做得更好呢?我們拆書幫這次的題目是“你必須超越杜拉拉”。為什么?因為說實在的,她并不能算多么成功嘛。混得不錯而已。換到今天,照樣買房壓力很大。(眾笑)你要比她做得好,要超越她。

有沒有人記得這段的背景?杜拉拉這時是廣州行政主管,她的老板是上海的行政經理,叫玫瑰。李斯特是她老板的老板。現在是上海office要徹底裝修,誰負責?當然是玫瑰負責。算好了預算,報給李斯特,450萬。李斯特大概問了問,就照此申請了上去。過了一段時間有點不放心,趁著到廣州來,順便問問杜拉拉吧。李斯特肯定沒想到杜拉拉給出這么詳細的答復來,“樸素在理,有專業的力量”是吧。說明杜拉拉平時用心,關注細節才能說出細節來。杜拉拉說,750萬。

挺不錯吧?這樣一回答,老板的老板馬上對你刮目相看。話說回來,這個刮目相看的效果到底有多大?杜拉拉因為這次回答升職了嗎?沒有。我們剛剛梳理了《杜拉拉升職記》中的三次關鍵升職,這次可不在其中。實際上這次對話之后,李斯特回到上海,馬上給玫瑰升了一級。

為什么發現玫瑰搞錯了,反而給她升一級?你要記不得了,可以再回去看書,我們這里不分析這個。我不太喜歡這本書里權術的東西,關于高管心理活動、權術斗爭、博弈制衡……這本小說里要么太幼稚,要么太理想,你能看出來作者最多做到過經理一級,對總監之上的級別都是推測和模仿,八成抄的《金枝欲孽》一類的,妃子們爭寵,鉤心斗角。(眾笑)

我們不分析李斯特為什么反而給玫瑰升了一級。總之,這次杜拉拉說事實說細節,有效果,但效果并不是很大。為什么?

因為這件事情牽扯太多,責任重大。這時候只說事實就不夠了。

對特別重要的事情,設計決策層間,那么僅僅展示客觀事實就不夠了。仍然要事實要細節,但還是加上你對事實的加工,一般就是你鮮明的觀點,然后還要有你的建議,最后對建議的實施效果做預測。

我重復一遍:一份正式的用于決策的匯報,應包含四要素——事實+觀點+建議+預測。建議必須明確具體,至少要給兩個。預測不僅要給出積極預測,還要給出消極預測——也就是如果按我的建議做了,可能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生。

這樣,老板不止能看到你的“樸素”和“專業”,更能看到你的“周全”和“可靠”——一個好的匯報,不僅要讓老板知道你的認真和敬業,更要趁機讓他認同你思維全面、可以放心托付重要事項。前者,不過是好的員工;后者,才是可以提拔的候選人。

按照這個要求,再來看杜拉拉的“匯報”——既然已知某幾個部門難以協調,那對此可以給出建議,以及行動后的預測。

“建議高層召集法律事務部、采購部、IT部、財務部等部門的總監,明確此次任務的重要性和緊急性,請他們親任本部門協調的聯絡人和責任人;或者,也可以成立裝修項目小組,每個部門指定一位主管級以上的人員作為項目組成員。這樣做之后,會大量減少跨部門協調的時間,估計3~4個月就可以協調完畢,節省至少三分之一的協調耗時。不過,這樣可能會被總監們抱怨浪費了他們的時間,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有沒有感覺?在之前的事實和觀點的基礎上,再加上這些話,就能更加讓人感覺到專業。因為思考更全面了,考慮更細致了。本來李斯特聽過事實和觀點,覺著杜拉拉怎么樣?細致、認真、負責任——這叫好員工。再聽過她的建議和預測,就覺著她縝密、周全、可以信賴——這叫可以提拔的候選人。

【A1:聯系過往經歷】

有次開會,問我們部門,項目進場大概還要多久?

我說:我們的合同初步已經完成了,接下來走我們公司內部的審批程序,大概4月1號開始,就可以進行招標了,完成這個招標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招標完成后,還有評標等一些需要各部門協調的事情,到簽完合同大約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施工單位準備人員及設備要半個月的時間,所以預計進場的時間大約是6.30號。

這次對話中,我給出了較為具體的事實和時間節點,對于項目運作很有幫助。但是僅僅這些還是不夠。

【A2:規劃今后應用】

下星期一部門之間會有一次會議,我會在這些事實和時間節點后面加上:

? ?建議:

? ? ①:現在離開標只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了,建議這段時間各部門審批意見盡快有個結果,確保 ?4月1號招標時間能夠順利開展。

? ? ?② :招標完成后,建議提前準備評標委員會的相關事項,早日確定中標單位,爭取合同發放 時間。

2、預測:

? ? ? ① 積極預測:如果能順利進行的話,準時開工沒有問題,甚至還可以提前開工。

? ? ? ② 消極預測:考慮到中間的合同洽談,兩個單位會有一些很難達成的環節,可能會增加部門成員的工作,要事先跟他們備案,過程當中各部門之間會有很多矛盾的地方,要及時處理, 以免延誤。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