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去買了個茄子,一小塊肉和一個青椒,回來炒了個茄子炒肉,吃著吃著,莫名其妙打開了一檔美食節(jié)目,里面說起一道辣菜,麻婆豆腐,這一瞬間,我卻想起老家老吃的一道菜。
這道菜非常簡單,霉豆腐過油,在鍋里翻炒,油香和霉豆腐的霉香豆腐味混合在一起,用來下飯簡直,嘖嘖嘖,人間美味。此處缺一圖片。
記得上初中時有一次,逢周五結(jié)束一周的學(xué)校寄宿生活,我騎著自行車在回家的路上。路過鄰村時,猛的看見一個大叔端著一大碗米飯坐在自家門前小板凳上,正對著馬路大口吃著,米飯上蓋著的是一層紅紅的熱氣騰騰的東西。
為了看清其面目,我刻意放慢速度,仔細(xì)一盯,這是油炒霉豆腐啊!那香味順著微風(fēng)飄到我的鼻中,再配合大叔大口扒飯的動作,一口飯一口霉豆腐,吃的賊香,聽著他吃飯吧唧嘴的聲音,我的胃早就開始造反了,口水也已經(jīng)往肚子里咽了不知幾百回。
我不再留戀大叔手里的那碗飯,加快蹬車的速度,心想一會兒到家一定要讓麻麻用油爆一碗來吃,心里絕對超級滿足。
反正現(xiàn)在外面的豆腐乳是永遠(yuǎn)吃不出這種感覺了,家里用黃豆自制的豆腐,再采用我不曉得的方法發(fā)酵霉制,等豆腐上長出霉菌菌絲,再撒上辣椒粉,加上蘿卜干,就是一道下粥美味小菜。
而油爆霉豆腐則是霉豆腐的升華版,有如麻婆豆腐是豆腐的升華版一樣樣的,都是下飯界的扛把子。
啊!!!寫完這個菜,口水流了不知道多少斤,但依舊沒完,接著我要講的第二大美食,那就是媽媽版醬油炒飯。
小時候家里吃的米飯有一個特點,那時候還沒用過電飯煲這個東西,米飯是它們躺在一個大圓桶里蒸的,蒸出來的米飯圓滾滾白嫩嫩,沒有那么重的油性,簡直不要太香!
首先,是把洗好的米和大量的水倒進(jìn)大柴鍋里煮,待米和水混合煮沸后,把米撈起,不要水,把它們一大勺一大勺盛進(jìn)大圓桶里。
這個大圓桶有個特殊構(gòu)造,圓桶底部有個架子,架子將桶分為兩層,下層是水,上層是剛盛進(jìn)去瀝干水的米飯。剛從鍋里煮沸的米飯是半生不熟的,把它們盛進(jìn)圓桶,然后蓋上桶蓋,此時一個石制的火爐早已等待已久,爐內(nèi)放著燒著的碳,它們的任務(wù)就是把米飯蒸熟。蒸汽和米飯開始了化學(xué)反應(yīng),半熟的米飯變得越來越慵懶,并且被蒸得白白胖胖。
蒸熟以后,重點來了,米桶蒸的米飯因為之前是從鍋里撈出來的,瀝干了水,所以是一粒一粒的,不粘在一起,這也由此成為了炒飯的絕佳材料。
第二天早上,我和姐姐幾個要上學(xué),如果等媽媽接著蒸飯加炒菜,就趕不上上學(xué)了。這時候昨天剩的米飯起作用了。一粒粒的米飯倒入燒熱的帶有豬油的油鍋,因為米飯不怎么粘在一起,炒出來的炒飯每一粒上都裹著豬油,再加上醬油配合,以及媽媽用巧手撒上的辣椒粉,翻炒幾下,噴香噴香的豬油配醬油炒飯出鍋了。
啊!!!簡直了,不要太好吃!!!
當(dāng)然這里我覺得好吃的一大功臣是那口柴鍋,燒著天然的柴火,自然的煙火氣自然也就觸發(fā)了食材的最佳味道。
再看看眼前自己炒的茄子,以及旁邊的電磁爐,電磁爐炒出來的菜確實沒有那種香味了。
陷入到美好的美食回憶里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這就是兒時吃的賊香的兩道美食,簡單,不用其他菜品。
而除了這些,還有泥鰍炒辣椒,泥鰍炒梅干菜,辣椒粉炒田螺絲,泥鰍都是水田里自己抓的泥鰍,田螺也是水田里自己摸的田螺,以及冬筍炒肉……等等等等。
不行,要去抹口水了!!!
有時間再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