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beg uigeadail(阿貝烏干達)
這款酒是我自入坑以來(大約高中時期)就一直想入的酒款。起因曾看到一句酒評“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用以形容烏干達,遂把此酒列為必入酒單。
顏色:酒體淡金色,掛杯挺明顯的。
聞香:酒精度數高,所以香氣擴散很快,幾乎隔著蓋子就能聞到酒精的香氣,同時聞香的時候對鼻腔的刺激也非常明顯。首先要提的一個感受是,不管你用何種距離聞香,泥煤味始終貫穿,然而并不搶戲,伴隨酒精的揮發,有很明顯的新鮮青色柑橘類水果的味道,香氣的余韻帶有絲絲西式甜品的香氣。我在蓋杯搖晃后,貼近杯壁聞香,感覺被人插了一下鼻孔。
入口:第一口入口沒注意,酒體飛快的躥下喉嚨,我只能說這一口的感覺讓我覺得非常有氣勢;第二口,細細品味,在嘴里轉了幾圈,青檸檬的微苦夾雜著一絲甜意,在舌根徘徊,整個上顎,感覺充斥著泥煤的氣息,舌尖則感受到酒精刺激的微微酥麻。
尾韻:回味較為模糊,最后嘴里剩下淡淡的草本植物的氣息。敞口醒酒15分鐘后,酒精的沖擊力明顯弱了很多,并且整個酒香更趨于整體和諧。
和拉佛格PX對比了一下,覺得挺有意思
拉佛格PX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而烏干達則顯得比較清冽。
Wilson & Morgan Cao Ila 2000
講真,我寫的有點心虛,因為沒喝過OB直接上IB不知道到底區別在哪,到底哪里是IB呈現的特點,所以,請輕拍。
聞香:香草,熱帶水果,淡淡的水果硬糖的香甜味
入口:入口有高地酒帶有的木質香氣,麥香,沒有太復雜的層次,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有高地酒的韻味。
尾韻:直到酒下咽,你都不會覺得他是島酒,咽了一口口水,泥煤味突然涌現。
怎么形容呢,調皮的男友從背后捂住了你的眼睛,淡淡的木質香氣讓人感到背后胸膛的溫暖,最后涌現的泥煤味,就好像情人間的玩笑:“猜猜我是誰~”
看介紹說是過過雪莉桶,但是沒有很久。雪莉桶的風味,在香氣上給酒體添加了柔和的元素,回味的泥煤豐滿而不突兀,依然充滿了島酒剛硬的特質。
酒評的視角偏女性向,其實我是想表達,如果真的有女性想嘗試艾雷島的酒的話,也許這款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Isle of Jura 21yo,catch me if you can
聞香:麥芽香,輕嗅有堅果香氣浮現。
入口:入口有粘稠感,木質香氣突出,較為鮮明的成年桶香四溢,但是并不強烈,接著是類似蘋果或梨這類水果的清甜,若隱若現。
尾韻:一絲絲微弱的海腥味,木質香氣,一絲菊花的清苦和甘草的甘甜縈繞在喉頭。
少少的25毫升酒,我愣是品了足有半個小時,可是文字為什么那么少?因為我一直在捕捉那口中酒體那一絲若有若無的水果的香甜。
這款酒也許是因為年份所致(我沒喝過它低年份的酒),整體感覺輕柔,平衡,雖然整體以木質香氣作為主題,海島特有的咸味作為尾韻作為結束,但是讓人著迷的確是口感中內藏的意思可愛的甜味,若有若無,難以捕捉,然而一口一口的品,卻沉迷于與酒體的嬉戲之中,試圖抓住那點甜蜜的美好感覺。如同在沙灘上追逐玩耍的情侶幼稚的游戲,讓人看著覺得美好,會心一笑。
Lagavulin 1998/2014 'Distillers Edition' (43%, OB,)
飲過拉加維林16,對其滑順的口感,精致,圓潤的木質香氣和泥煤風味印象頗深。
而其每年推出的DE,則對整個酒體做了進一步的修飾。
聞香:略微濕潤(柔和)的麥香,略微有些香草的香氣
較16年款,修飾了部分香氣上較為干澀的部分,添加了麥芽,香草的甜味作為裝飾
入口:入口有明顯的甜味,拉加維林特有的精致泥煤風味在口腔的后部呈現,我喝雪莉桶的酒比較少,對雪莉桶的風味把握得不是很準確,酒體在口中呈現的甜味界定不是很明顯,介于糖果和水果之間。
較16年款,最大的改變是將拉加維林的泥煤風味整體后移,減弱了木桶的木質香味,增強了煙熏風味,去除了16年款入口后的苦味,使得入口后半段的回味整體呈上揚的趨勢。
尾韻:略微有些咸,苦,而后回甘,較16年款喉中殘留的木香較為明顯,泥煤風味較弱。
有時候,形容一款酒大概只需要兩個字:好喝。我想拉加維林DE是配得上這兩個字的。通過對比品飲,很容易的體會到酒體所要呈現的與常規款差別在哪里,事實上通過這種對比品飲,能更加直觀的體驗釀酒師在其間的作用,無怪乎是Distiller's Edition。
等哪天有空再跟大家講講我喝過的單麥,可以嗎?>_<
作者介紹:里奧萊恩 愛攝影愛whisky 旅行路上積累了一些小故事 希望有機會能說給你聽。
新浪微博:里奧萊恩
魔旅行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瀏覽更多魔旅行的文章,請關注“魔旅行”同名微信公眾號、頭條號,“魔小喵旅行記"同名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