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學會動作描寫
一、導入
為什么作文里要有動作描寫?
為什么看了很多名著經典作文里的人物還是沒有動起來?
如何看到人或物的行動就提筆拈來?
高爾基認為,寫人物要多行動少說話。老舍曾說,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
二、賞動作描寫,析描寫方法
(一)動詞法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選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用動詞將捕鳥的全過程展現出來,在我們的大腦中畫出捕鳥的全過程。人的大腦天然喜歡具有畫面感的內容,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用一系列的動詞,就將捕鳥的過程細化,極具畫面感,讀來仿佛我們自己也會捕鳥了。將大的動作分解成一連串細小的動作,在細膩的刻畫描寫中使人物形象站立起來。
方法:
? ? ? ?1.多用動詞,少用形容詞。
? ? ? ?2.化大動作為一連串的小動作。
(二)場景法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選自《故鄉》)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環境描寫,營造了人物活動的背景,具有美感。
人在不同情景、環境中,動作的特點更是不同。選擇人物行動的特定場景,在濃淡相宜的背景上描摹獨具一格的人物動作,從而突出人物的特點。
方法:
? ? ? 設定場景
(三)綜合描寫法
? ?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展現出孔乙己窮困的處境和善良的品格。人物的動作不是孤立的,當它與人的情感、態度、姿勢或表情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它們才是有意義的、人格化的動作。
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手法,人物動作更突出,人物形象更豐滿。
三、總結
?多用動詞,少用形容詞。化大動作為一連串的小動作。為人物的活動設定特定的活動場景,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手法讓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