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未了的情結被觸碰
前天晚上,敏敏在參加她老公同事們的聚會party時,被老公批搶了風頭,需要注意一點,一時間情緒大爆發。在微社傾訴時,感受到她的狀態就像一個委屈的小孩子,犯了錯誤,被指責埋怨,惱羞成怒地想關閉自己,保護自己。她也說,這幕情景,特別像她小時候,父親對她的指責和訓斥。她看到了童年那個可憐的自己,感受到了那種委屈的,想依賴別人卻無法依賴,只能把自己縮起來的感覺。那天晚上,她接著酒精的余勁兒,一遍遍地問,我可以依賴別人嗎?我可以信任別人嗎?我值得被愛嗎?
我值得被愛嗎?這個問題,似乎是困擾我們很多人的問題吧。在我們小時候,當我們做了不讓家長開心的事情,面對父母的訓斥,我們就會有一種感覺,我好糟糕,我是不值得被愛的。沒有人愛我。好像我們只有帶著盔甲,努力地迎合著別人的標準和需要,才值得獲得一份愛的回報。當我們把索愛的手伸向對方時,我們往往忘記了,我們自己的內在,才是愛源源不斷的源泉所在。
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一步步去認識自己,去和自己的內在鏈接,去找到那個永恒的力量之源。
在這個過程中,上帝是仁慈的,他會讓我們身邊,有很多可以依靠可以寄托的人,比如老公,比如朋友,比如自己的孩子,我們在與這些關系的互動中,得到滋養,得到警醒,直到找到我們自己。
那么,當我們情緒爆發時,我們真的需要覺察,是不是我們以往的情結被觸碰了。就像前天晚上 ,敏敏意識到了,那種感覺,就是小時候自己無數次的感覺。而她當時的狀態,就像是回到了小時候。完全沒有了一個成年人應有的理性。這樣的狀態下,我想她需要的是陪伴,是個溫暖的懷抱,是屬于一個小孩子想擁有的擁抱。是有人可以允許她發泄,發瘋,允許她把童年的憤怒發泄出來。不用擔心她的這種狀態,不用急著把她從中拽出來。因為當這種感覺來臨,如果打壓下去,那么,它還會伺機,一次次地試圖竄出來。
我想起自己幾次這種狀態的穿越。幸運的是,都有老師的陪伴。發泄過后,內心是平靜的。那個壓抑很久的情結解開了,化解了。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我們不愿去面對不愿觸碰的情結。但是,它們一直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感受和行為。我們繞不過去的。
那么,就在這種情結被引爆時,試著尋求幫助。如果沒有,那么就自己幫助自己吧。如果你真的允許自己,你會發現,在你情緒失控,歇斯底里的內層,是有一個很安定踏實的內在的。它知道,你不會徹底失控,你不會迷失,它知道,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要的是什么。
把上面這些話寫給自己。一年了,在心理成長的路上,似乎自己停滯了,沒有老師的引導,沒有書籍的慰藉,也少有知己貼心的交流。我似乎在遠離一些自己曾經很在意的認為對自己很重要的東西。我似乎在一點點封閉自己。但是,在我的內心深處,我能感覺到那份內在的安寧。我相信,它會滋養我,也會給我以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