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這是瓷心魚的第8篇推薦。
一、關鍵詞:選擇。
總有些人喜歡各種天馬行空、各種想入非非,總是在幻想自己什么時候中了500萬大獎,然后又怎么怎么享用這筆金錢;又或者天天想著自己啥時候娶個富二代白富美,然后就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溫柔美眷等等。
其實說白了就是,不是很滿意當下自己的生活狀態,想要得到更好的人生選擇。
那么當下的生活不就是你自己的選擇么?
如果你選擇勤奮努力、艱苦奮斗,那么結果又會如何?
也有人跳出來說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那么,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這個“最好的安排”。
總而言之,選擇權在自己手中,至于怎么選擇,因人而異吧。
今天推薦一篇文章,《怎樣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原文來自“改變自己”公眾號,具體內容請自行搜索。
二、精彩文摘。
1,見識的越多,就越是發現,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2,年輕的人通常都有兩種很典型的「幼稚思維」:一、對這個世界抱有很多「理所當然」、「先入為主」的看法。二、對世界的認識非常的「狹隘」與「絕對化」,看待問題時,總是非黑即白,非彼即此。而無法看到問題的多樣性與復雜性。
3,絕大多數人在剛踏入社會沒多久的時候,可能都會逐漸的產生一種這樣的感覺:「原來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啊!」這種感覺本身其實是一種成長的標志。
4,世界本身是復雜的、多元的,但年輕人對這個社會的認識卻是僵化的、單一的、片面的。所以有很多年輕人在踏入社會后,在看到一些他曾經沒有接觸過的事情的時候,通常會感覺自己的三觀被震碎了。但本質上,你的三觀被震碎,你對這個世界失望了,你認為這個世界不夠美好,這沒有一絲一毫的是這個世界的錯。錯的只是你的三觀從一開始就太過狹隘,錯的只是你一開始就沒看到這個世界的全部。
5,作為一個有獨立自主生存「能力」(除了先天殘疾之外,我們基本可以認定,任何一個成年人都具備這種「能力」。你很敏感,很內向,很膽小而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這不是說你不具備獨立自主生存的能力,而只是你自己放棄或者是選擇不使用自己的這種能力)的人,你需要意識到,你現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丑陋的,這些都是你自己的責任。
6,一個人想在社會上「做自己」必然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你正是因為不愿意付出這些代價,所以才選擇了讓自己不開心的生活。這種不開心,是你自己主動選擇的。是你自己兩害相權取其輕,自己選擇了在你自己看來更輕的代價。
7,人生沒有準則,選擇沒有對錯。
8,要學會「接受」事實,接受了,就意味著你不會再試圖為這個問題而糾結。你接受了你的男朋友是不受你控制的,所以你的內心才能平靜下來,你會盡可能的做好自己,而不會再完全奉獻的去討好,試圖令他永遠愛你;你接受人生無所謂對錯,你才不會再糾結這一點,你不再關注對錯,而是做出你自己的選擇,承擔自己的責任...接受就意味著平靜。
9,經濟學中有這樣一條基本原理:收益與風險成正比。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我們一味的避開那些可能失敗的風險,同時我們也避開了可能成功的機遇。
10,人的成長離不開兩點:「主動學習」與「復盤反思」。而往往主動學習所獲得的都是停留在理性認識層面的經驗,而復盤反思才是令你獲得深刻的、內化的、徹底吸收的經驗。
11,一旦我們能夠從我們所體驗的事情通過反思吸取經驗,那么我們根本不用有絲毫的畏懼,因為失敗本身就是一種成長的途徑。
12,放棄你的那些「理所當然」、「先入為主」的看法。以一個更加開放式、多元化的心態來看待世界。不用「應該」「就要是這樣」去束縛別人,同樣也不用這些信念與看法束縛你自己。
13,把握好當下,按照當下的你想要的方式去生活。接受未來的不確定性,承認自己對于未來沒有什么預知和控制,專注的存在于當下。
——————
歡迎訂閱公眾號:瓷心魚筆記,微信號:cixinyunote,周一至周五更新。另:題圖來自網絡,侵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