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 年12月25日。
昨天下午,五點的鈴聲敲響,我跑回宿舍,收拾好衣服,卷上鋪蓋,跳上出租車,吃了一頓年糕火鍋,買了衣服,然后睡了一大覺。
一切結(jié)束在今天凌晨2點。
以上說的一切,都是我從大一到大三覺得普通到厭煩的事情。但昨天,走一遍這樣的流程,確實令我高興、激動到了極致。
因為前兩天,我完成了研究生考試。而且我可以自信地說,我努力了,結(jié)果如何,我不會后悔。
這場考試讓我等待了五年。我為它付出了我從未有過的努力——早晨六點到晚上十一點,只要我醒著,滿腦子就是翻譯、學習、練習。沒有周末之分,早晨睡到七點就是奢侈。
三月到五月,很多人投入復(fù)習之中時,我卻在"走南闖北”。先是辯論的重慶區(qū)賽,然后是北京的決賽。這兩場比賽期間,我每天眼睛充血,脹的通紅,精神高度緊張,能進了決賽對我來說,已經(jīng)算莫大的榮幸。
期間,還有省、地區(qū)口譯比賽。省的冠軍和區(qū)的倒數(shù),大起大落讓我不知道懷疑過多少次人生。但這些,我也全部挺過來了。
整整一個學期,我都在為這四場比賽準備。還好,只要是在學習,就是進步。不論形式。事實證明,比賽確實是最好的學習。特別是對我心態(tài)的磨礪。
我曾眼睛酸紅,依然可以絞盡腦汁,站在賽場堅持完七分鐘的辯論,我曾沒有基礎(chǔ)就坐在翻譯現(xiàn)場,我曾在酒店舒服的床上輾轉(zhuǎn)難眠,我為什么不能站起來,去為這場考試奮斗。
苦難是要比較的,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但我暑假卻是最懈怠的時候。就在開學的前半月,我每天都睡不醒,即使睡醒,也不想學習,即使學習,也很難專注。越是這樣,越想在虛擬世界尋求安慰,越這樣越焦慮。
多數(shù)備考的同班同學暑假沒有回家。 他們已經(jīng)保持披星戴月的作息一個暑假。我得感謝這個環(huán)境,哪怕自己比別人多睡一分鐘,都有種罪惡感。
國慶想回家,可是我親愛的學校保研名單出來了,我認為的牛學校的牛人都失敗了。我更不敢放松一下。中秋當晚,還有舍友找我麻煩,雖說最后也以不算完美的方式解決,我也不會感到愧疚,因為我知道,我沒有錯,而且我本不該與小人論短長,這可以算我的失誤了。
然后是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的打擊,考研在即,我花時間去碰運氣,結(jié)果也不盡人如意。這個時候,我基本上接近崩潰。最根本的原因,我想,還是來自畏懼,我怎么和這么多強人競爭?
除了接著學習,我別無他法。這些是我路程上的一個個坎兒,我失望過,甚至絕望過,激動過,也想過放棄。
考試的兩天,失眠加沒胃口,基本上不吃少睡度過了急需腦力的兩天。就在這樣的時候才發(fā)揮出來潛能,我居然一點也不困,倒是斗志昂揚。把我會寫的,都發(fā)揮出來了,沒有遺憾。
2017年,我生命里的大起大落之年。我將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