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只豬,還沒見過誰敢于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只特立獨行的豬”。
看到王小波《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書里這段話的時候,我感觸頗多,內心復雜,好像往事的種種,不管是眼睛看見的還是耳朵聽到的,都在這段話里無處遁形。
那后來這只豬怎么樣了呢?我肯定希望這只豬越來越幸福,事實上,領導憎恨這只豬。這只豬在一次對抗領導組織的抓捕中逃了出去,逃到了野外。再后來,王小波描述道:后來這只豬長出了獠牙,還認識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這種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贊成它對心懷叵測的人保持距離。
因為這只豬與眾不同,不安于人做的種種設置,所以難免遭到排擠,這種排擠,不僅源于同類,還有自認為高于一切生物的人。
昨天站在地鐵里,不小心又看到娛樂圈里熱鬧的新聞,鄭爽再一次上了熱搜。起因是在一個這就是鐵甲的綜藝節目里發火,因為在鐵甲的比賽中,指責人工讀秒數太慢,導致隊內的鐵甲嚴重受損,自己提出質疑無人理睬當眾發火。
出于好奇我去看了視頻,人工讀秒確實慢了一些,而鄭爽當時指出來這一點無人理睬也是事實,當然,讓我震驚的是她在比賽的直播中這樣直接指出來,當著所有人表達自己的生氣。對于這一點,驚訝歸驚訝,說實話,我還是覺得她很勇敢的。
事后自然有很多評論吐槽,有指責鄭爽不成熟,處理方式不恰當的;有指責三個嘉賓漠不關心,只會旁觀的;還有偏離話題指責鄭爽坐姿的等等。
但在我看來,如果人工讀秒讀慢導致鐵甲損壞是事實,那么鄭爽指出來甚至是發火是可以理解的,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攻擊鄭爽不該當眾發火呢?那是一個個性直爽的人表達情緒的首先反應啊。因為是當眾么?我應該說對不起讓你們看到我生氣,我生氣姿態不好看,打擾到你們了?
當然你會說,她應該好好去后臺溝通啊調解啊,這樣說也有道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處理問題的時候,都會先想清楚這樣做的后果之后,再去行動。沒錯,傳統的教育告訴我們,三思而后行,所以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的,學會壓抑自己的天性、學會以和為貴,大家表面上都是禮貌而又笑意盈盈的樣子,哪怕心里面早已把這個人罵了一千一萬遍。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會當面說出問題,不考慮后果和形象的人,其實也很可貴。
我覺得你有錯我就提出來,我覺得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我就走人,這難道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么?因為我和大眾的做法不一樣我就要受到指責?誰說的。
當然,這個事情我覺得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除了鄭爽,想想到底誰才是最后的受害者?那必定是那些參賽者的夢想和那些可愛的鐵甲吧,多關注這一點,這才是最重要的。
再說前段時間一時大火的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女主角麥瑟爾夫人曾經對自己的生活作出如下安排:上大學、結婚、生兩三個孩子,然后在優雅的曼哈頓公寓中提供贖罪日晚餐。
后來,她也確實得到了這一切。深愛自己的丈夫喬爾,是一家公司副總裁,不僅帥氣而且家境優渥,她們育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有良好的教養,公公婆婆也都通情達理,經營著服裝公司。細細數來,這樣的人生簡直太完美了!
可即使這樣,麥瑟爾夫人也絲毫不敢松懈。在身材的管理上,她每天都要嚴格測量腿圍、腰圍和胸圍,確保自己始終苗條。在丈夫的生活上,麥瑟爾夫人全力支持丈夫的愛好,每天不管晚上或凌晨,她都要陪著丈夫,趕去格林威治村的煤氣燈咖啡館表演。而每一次丈夫在臺上表演,她在臺下看,都會拿出筆記本記錄笑點,也會認真提出自己的建議,鼓勵丈夫變得更好。
就是這樣麥瑟爾夫人一絲不茍經營的完美生活,丈夫竟然出軌了。在贖罪日的會餐就要開始之前,兩家家長和三十位客人還等著麥瑟爾夫婦出席的時候,而丈夫選擇了離開。
麥瑟爾夫人強裝鎮定,告訴父母丈夫離開了。母親完全崩潰,父親則惱怒的責問她,要她穿上漂亮裙子把丈夫哄回來。這種亂糟糟的局面,讓麥瑟爾夫人感到窒息。
麥瑟爾夫人在之前喬爾表演的煤氣燈咖啡館表演臺上狠狠地傾訴吐槽一番后,她無法假裝這一切好像沒發生過。要什么姿態體面好看而假裝一切都沒變?要什么女人就應該在家好好當一個家庭主婦?要什么女人不能表演脫口秀?她偏不,她就要上臺表演她熱愛的脫口秀。我突然就被麥瑟爾夫人這樣敢于和世界對抗,敢于對社會陳舊的規則說不,敢于不一樣的人物光輝淹沒了。她真的勇敢,真的讓人欽佩。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年近30一直沒有要結婚的打算。她長得雖然不屬于美艷的那一種,但也舒服耐看,笑起來明媚動人。她會一手好菜,也會賺錢養家,工作能力出眾,自己一個人在二線城市買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養了一只貓。她閑暇時就會出去旅行,給大家帶回很多奇奇怪怪的紀念品。后來她辭職創業,她媽媽經常說她不務正業,親戚朋友也經常勸她早點找個人嫁出去,生幾個孩子,說女孩子嘛不用那么辛苦。她不,她說,只有自己努力打拼下來的,不管是事業還是愛情,才最能讓自己安心。
我經常在她這樣像打了雞血的狀態里自慚形穢,我欣賞她與一般人的不一樣,但同時我又不敢不一樣,甚至懼怕,因為至少躲在人群里,我是安全的。可后來的事實證明,人多的地方不一定安全,有時候,你需要往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向走,這才是你呈現給自己,呈現給這個世界,最好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