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計3286字,預計閱讀時間約10分鐘)
一、你了解他人和自己嗎?
人是社會性的生物,社會性也是人的本質屬性之一。人從呱呱墜地到入土為安的那一刻,都離不開其他人。我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與人為伴、和人相處,然而,對部分人而言,最“可悲”的是我們活了這么久,我們不僅不了解身邊的人,甚至連自己都不了解。所以,我們會經常遇到或看到類似這樣的場景:工作上,我們似乎總是無法滿足領導的期待。和同事在溝通上總是出現(xiàn)一些問題。在管理下屬的過程中,搞不清楚他們在想什么,為什么沒有按照自己的預期去做。生活中,經常和另一半吵架,覺得她總是那么不了解自己,經常無法猜透她心里在想什么;面對這些情況,我們有些束手無策。我們身邊或許存在一些八面玲瓏的人,好像是別人肚子里的蟲子,總是知道別人心里在想什么,然后自己卻做不到。
在工作和生活中跌打碰撞數(shù)十年之后,我意識到我需要尋求出路,我曾經找過一些人際溝通的書籍閱讀,但是閱讀這些書籍并沒能很好的給我提供解決的辦法,在我苦苦思尋的時候,友人朋友圈的分享引起我的興趣。鮮艷的DISC衛(wèi)衣、燦爛的笑容以及真誠的分享,DISC到底是一門怎樣的課程,這四個字母到底有什么魔力,帶著這個疑問,我在端午節(jié)邂逅了這門課程。
二、DISC是一副科學的“透視眼鏡”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不禁聯(lián)想起一部美劇《別對我撒謊》(Lie to Me),劇中的主人公通過對微表情的科學研究,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過程,并判斷是否在說謊,從而破解案情。DISC猶如劇中對微表情進行分析的理論與工具,它簡單而又強大,簡單在于他的維度與分類并不復雜,通過直接快速與否、關注人還是關注事這兩個維度,將人的行為風格分為四種,通過分析人的行為風格來分析人的內在心理。通過DISC,我們不再只看到人心理冰山的上面,我們開始關注并了解到冰山之下,其測評工具Discus更是精準的分析冰山之下的“構造”。學完DISC,我發(fā)現(xiàn)生活仿佛打開了一扇門(這并不是夸張的比喻,雖然這個比喻被用爛了),我不再“看不清”我身邊的人了,我可以通過他的行為表現(xiàn)、他的著裝、言語、他遭遇的事情、他的工作情況、他的父母、同事、朋友,來大概分析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大致會怎么想,這猶如我們在看科幻片時,帶上一副神奇的科學眼鏡,可以分析對方是什么樣的人,DISC就是這樣神奇的“透視眼鏡”。
三、李海峰DISC的強大之處
我想大膽的說一句,如果這個課程是由別的公司講,而不是李海峰及他的團隊講,那么DISC很可能就止于DISC。DISC雖然有效,但是DISC也只是眾多分析人的性格、行為傾向的工具之一,它自身難以產生如此強大的影響力。那到底是什么讓李海峰的DISC如此火爆如此讓人癡迷呢。個人覺得有幾點:
(一)強大的個人魅力
好不夸張的說,我相信聽過一次李海峰的課的人,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人的情緒是有感染力的,所以,每當海峰老師在課堂上熱情、激情、深情去演繹這門課程的時候,我們總能感受到他內心情感的波動。他通過發(fā)揮他D的特質,讓你安心跟著他前行;通過發(fā)揮I的特質調動課堂氣氛,讓你能夠投入到課程當中;通過發(fā)揮S的特質,感受到他的體貼與溫柔;通過發(fā)揮C的特質,讓你感受到他的專業(yè)與認真。可以說他自身是DISC最完美與深刻的演繹。正是他的投入、激情以及高于常人數(shù)百倍、數(shù)千倍的努力與認真打動了我們,正是這種強大的個人魅力將整個社群凝結起來,他像一條堅韌的線,將大家都串聯(lián)起來。他在奮斗、他在追求、他在拼搏,他想通過自己去改變、影響更多的人,而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學員們也被他深深的吸引,加入到共同前行的隊伍當中,完成自我救贖或升華。
(二)平臺思維
DISC雙證班的社群創(chuàng)造了一個分享的平臺、一個成長的平臺、一個創(chuàng)造的平臺。大部分人可以通過DISC+的模式,將自己的經驗、思考進行概括整合并與一群有著共有信念的人一起分享,分享的過程是最好的梳理和學習的過程,加強DISC的內化與運用。這個平臺讓學員想用、敢用、能用。分享是第一步,一方面通過分享加強自己的思考力、概括力與表達力,另一方面通過別人的分享,學習別人的方法,不斷積累間接經驗,同時也開闊自己眼界,在工作與生活帶來啟發(fā),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之間成長。這個平臺仿佛一個舞臺,讓每個人有機會穿著最華麗的衣服體驗當明星的感覺,感受萬眾矚目的精彩。
(三)鏈接價值
DISC社群會特別強調鏈接的價值,這個詞也是在老師的課程和學員的分享中反復出現(xiàn)。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鏈接逐漸成為社會資源整合優(yōu)化的重要趨勢,目前社會上成功的企業(yè)家無一不是優(yōu)秀的資源整合者,而資源整合的前提恰恰是鏈接。DISC社群在某個層面和MBA有點相似,MBA將優(yōu)秀的職業(yè)經理人和公司管理者鏈接起來,讓他們產生發(fā)酵。而DISC社群與MBA的不同之處在于他的學員的背景更加多元化,既有公司高管、職場大咖,也有職場新手,有來自政府部門的、公司企業(yè)的,也有自由職業(yè)者。大部分培訓班曾經培訓了很多學員,然而大部分培訓在結束之后就沒有什么聯(lián)系了,有的也只是少數(shù)人之間的鏈接。而DISC社群則能夠持續(xù)的創(chuàng)造鏈接,對于一個2000多人的巨大價值網絡,倘若全部鏈接起來,其創(chuàng)造的價值和影響力將難以估量。
(四)使命感召喚
DISC社群另外一個最厲害的地方,是他喚醒了學員的內在使命感,讓每位參與的學員都樂意付出,愿意奉獻,并產生了一種微妙的心靈上的共鳴。傳統(tǒng)的培訓班,其場地、飲料、食物、資料等運營保障都是有企業(yè)自己負責的,然而DISC培訓班最神奇的是,培訓的運營保障讓以往的學員參與進來,有的學員提供了培訓的場地、有的贊助了飲料和小吃,有的負責提供專業(yè)的拍照以及修圖,有的犧牲自己假期休息的時間回來做班主任、做助推,所有這些都不是以金錢為目的的,而是他們自己想做、愿意做、樂意做,這些人之間產生了非常微妙的化學反應,他們?yōu)橹粋€目標,具有相同的使命感,他們在幫助別人、造福別人的過程中,也成就了自己。我相信DISC培訓班完全有能力自己負責培訓的各項運營工作,但是正是這種模式,激發(fā)不同的人的內在使命感,讓他們凝聚成一股力量。以金錢為驅動力以及以內心的使命感以及價值感為驅動力去做事情是不一樣的,兩者的狀態(tài)不同,過程感受不同、結果也截然不同,前者是完成,后者是成就。
四、傳遞信念、點燃燭光
我記得我是在培訓前幾天才報名的,而且在培訓的前一天,我問海峰老師,可否退學費,等到下期再學,海峰老師說,沒問題,讓我自己做決定。當時我身心疲憊,前期為了準備考試以及公司周末的培訓項目,已經連著一個月沒有休息,每個周末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中心書城的書吧看書復習,所以我很想在端午的時候休息一下。我猶豫了很久,我不知道這個課程會有多大的收獲,而且也確實不便宜。我對于大部分課程的定義只是知識掌握或者技能的習得而已。但最后,我還是決定去了,我好奇、我也想知道為什么DISC的影響力會如此的廣。
現(xiàn)在當我寫總結、回顧這門課程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李海峰的DISC遠不止一門課程這么簡單,我之前表達過類似的意思,如果李海峰只是將DISC講清楚、說透,那么DISC沒有今天這樣的影響力,李海峰以及他的團隊用他們的真誠、認真以及信念去影響那些工作上、生活上,或者內心深處需要“救贖”的人,讓我們在物欲橫流、紙醉金迷、充滿焦慮的社會中找到一點信念的力量,他在點燃每個人內心的蠟燭,并希望將這些蠟燭集合到一起,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所以,我慶幸在最后的那一刻,我沒有選擇放棄;我慶幸我相信自己的直覺;我也慶幸我關注到內心深處那微弱但不滅的燭光。
后記:我想特別感謝我們第二小組,有娘娘當我們助推教練感覺心里特別踏實,她展現(xiàn)的D與I的一面,讓我們放心的跟著她前行。她對人觀察仔細入微,所以在晚上復盤的時候,她總是能說到我們心里去,給出具體實在的建議;感謝輝輝,她呈現(xiàn)S的特質一直在默默地付出、服務我們,感謝你幫我們“搶”的禮品哦;Mina的C特質總給人一種冷靜、理性的感覺,記得在小組談論的時候,經常會得到她的提醒和幫助;我還記得在地鐵口處,小娜在那里安靜地站著的樣子,感謝你的等待,讓我對DISC遇到的第一個組員留下美好的印象;Lina通過I特質展現(xiàn)出她陽光的性格和燦爛的笑容,總是帶給別人開心的感受。歡歡和小語,給人一種很親切舒服可愛的感覺。最后感謝畫畫,正因為有你,我們小組聽課總能坐在前面,感謝你這個大暖男,而且也高興跟你展現(xiàn)的是同樣的特質。希望在DISC的道路上,我們能繼續(xù)攜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