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1月1日,我在簡書上寫文章,直到今天,共139天,237663字,3956個喜歡,1.2k關注。
** 漫漫寫作征程,不及一篇爆文的影響力嗎?**
這篇文章,從最初的進了「首頁推薦」,到如今的「七日熱門」,直到今天,還有源源不斷的關注和喜歡。
同等質量的文章,為什么有的能躋身“熱門”,而有的只能打入“冷宮”呢?
為此,我仔細思考了這樣幾個問題:
1.
為什么這篇文章會受到如此的關注呢?
曾經有無數個人說過,當今自媒體,最吸引人眼球的,無非是:性、金錢、暴力。
我以前不信,覺得太膚淺。那時候,我覺得,一定有很多的人,還是更關注深層次的文學修養的。
然而,這篇文章火了。
至少,這是我第一篇閱讀過萬的文章。說來慚愧,我的這篇文章雖然談到了金錢,但卻未能給大家指明一個更好的方向。
也有很多人留言,告訴我更進一步理財應該做的事情,我也都一一記下。
更多的人,給我留言,說我寫到了他們的心坎里。關于金錢的那些觀念,我們在理財之前,還要反思自己曾經在花錢上的無知。
我也在探索的道路上,竟然能吸引這么多的伙伴,倍感欣慰,又覺慚愧。
唯一能做的,就是學習更多,使自己更強大。
清高如我,也開始關注金錢。不是因為我變俗了,而是因為錢確實能夠帶來很多困惑,愛情如此,性也如此……
這些東西,我們逃避不了。所以,才會引起那么多人的關注。我們無盡的閱讀,也正是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
所以,火熱的東西,自有它火熱的理由。
2.
我的其他文章和這篇文章相比,不火爆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有很多時候,我推薦其他的,我不太火的文章給小伙伴兒們讀。
很多篇文章,被推薦到首頁,閱讀量也不過寥寥,但我仍視若珍寶。
我相信,總有人喜愛,盡管關于真正的文學,關于生活的思考,不見得那么吸引人,但那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我依然欣慰。
寫了23萬了,寫不出爆文我也不會灰心。我給自己的要求,就是每篇至少20個喜歡。這樣,我寫200篇,就能達到4000了。
抱著這樣一種心態,我可能不會為了漲粉而蹭熱點,過熱的東西,我盡量避免關注。
靜下心來,跟著心的節奏前行,我已經不再焦慮。
所以,盡管有的文章比較冷門,但因為他們對我有意義,我依然愿意寫出來。
所幸,有人喜歡。
3.
還有沒有類似的火爆文章?
有!
有些文章,是新領域的嘗試,但是反響很好。比如:
健康養生方面:我知道你看到藍色的字就好奇,點這里,看文章!
心理學方面:《少有人走的路》系列領讀
國學方面:國學
管理學方面:這本書很不錯。
書籍的覆蓋面本身就很廣。不同主題書籍的閱讀,可以給我們帶來不同關注點的讀者。
你涉獵的越豐富,你認識的人,也越多。
但,我們寫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火爆嗎?
不是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有更高的追求。那些最后經過歲月塵沙,依舊能夠屹立不倒的東西,都不是為了吸引眼球的存在。
我就是在努力追求這種存在。
當然,我也希望自己的文章被更多的人看見。
這就是我,盡力宣傳的意義。
4.
這種現象背后,值得反思的地方又有哪些呢?
閱讀策略上的調整。
寫作策略上的調整。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情。
從原來的只閱讀虛構文學作品到如今更寬廣的涉獵,我感受到在閱讀過程中,思維方式的變化。
實用性書籍要大量的閱讀之后,才能感受到更具體的好處。
在此前的寫作中,我就寫了大量的實用性書籍的書評。
說是書評,但并不是完全書上內容的總結。而是在實用性書籍中,提取出有普世智慧的方法,把那些特別有用的,引人思考的東西,分享給大家。
實用性書籍和文學性書籍其實是可以相互促進的。前提是,你別要求實用性書籍的文學性,也別要求文學性書籍的實用性。
我們的閱讀成果,往往和閱讀的目的有關。
在沒有進行大量閱讀之前,很多人是不清楚自己閱讀一本書的目的的。而一旦你掌握了有目的閱讀的方法,你的閱讀速度和效率定會倍增。
從簡書書評閱讀數據的分析上,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實用性書籍的書評需求更大。
因為,實用性書籍多為理論方法的指導。不同的人看同一本書,提煉出來的核心知識點不會差的太遠。
而文學性書評,它更受主觀情感的影響,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評價,都會有很大程度的主觀論斷,可以借鑒和直接實用的東西,不會太多。而且,好的文學作品,最應該看的不是書評,而是直接讀書,品味作品的語言。
實用性書籍則不然。若時間來不及,又想學習這本書籍的方法。那么,看書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5.
要和你的讀者互動。
每一個關注我的人,我幾乎都會發會他(她)一封簡信。
讓我持續寫下去的動力,除了成為簽約作者這個目標,剩下的那個就是因為你!
我愿意努力持續寫下去,就是為了向千千萬萬個和你一樣的讀者負責。
更重要的是,我打算寫一輩子!
曾經,我已經蹉跎了無盡歲月,如今有你陪伴,我很榮幸!
愿你成為我簽約路上的貴人,你的每一個“喜歡”,我都將銘記在心……
這是我想對每一個關注我的人,表達的感謝。
當然,這封信之前,還有其他的版本。我一直在思考更好的和讀者溝通的方式。
有些讀者會回復以微笑,盡管他們今天不見得讀更多我寫的文章,但是最起碼:** 我的態度,讓我的讀者感受到被尊重。我的文字,也因為我的尊重,而有了尊嚴。**
這是出于真誠,我最終的目的。
也有的讀者,會特別可愛地回復我:“是不是系統回復呢?”
這些讀者剛剛來到簡書,還沒有被如此對待過。也許對于簡書的很多功能還不是很了解。
我總是熱情的回復他們,讓他們知道這是我用心的回復。
他們就會很開心。
我這樣做,有一種做了簡書形象宣傳大使的感覺,讓每一個接觸過我的讀者,都能感受到簡書創作者的真誠和美好,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更有的讀者,會毫不吝嗇地支持我。他們相信我的夢想,并愿意讀我更多的文章,他們漸漸成為我的朋友,我們互相促進,取長補短,一起進步,不再孤單……
和讀者形成良好的互動,還不僅僅體現在給關注者的簡信上。
每一個文章下面的留言,我都會仔細查看,回復。
相關的問題,如果一個答案說不完全,我會盡可能地寫成文章。我簡書里的好多文章,都是跟簡書好友的互動中寫出來的。
對話,促進思考。
感謝每一個提出問題的小伙伴,你們是我成長路上的貴人。
感謝與期待……
這篇爆文,讓我收獲了更多的讀者。這說明了我這139天,不斷堅持地努力,有意義。同時,我對其他不是那么熱門的文章也有信心,因為我的用心,一定能夠被看到。
他們就是我的產品,不斷復利。
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寫得越多,我距離簽約的小目標就越近。
一篇文章,帶來這樣的思考。
你是否也這樣思考過一個問題呢?
其實,這篇文章的思考方法來源于成甲的《好好學習》。用底層規律去思考分析問題,我也在練習。
不僅僅是復利,還有記錄的意義。用黃金思維圈的方式去思考,遇到問題,不僅僅想到what,更應該想到why。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那就關注我;如果有困惑,那就文章下面留言,告訴我。
我的文章,就在這里。
它們等待著你,慧眼識珠!
文|升騰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