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詩經·唐風·椒聊》錄曰:
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椒聊且,遠條且。
椒聊之實,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碩大且篤。椒聊且,遠條且。
? ? ? ? 這首詩是春秋筆法鑄就,所以其所要表達的意思不能一以貫之。它的重點,是“椒”。“椒”或許是指國家,將國君比作椒枝。但我竟然聯想到了川菜“椒麻雞”。
? ? ? ? 椒麻雞,源自新疆,最終被川人拿去做了川菜的代表。椒麻雞可以用來烹煮,也可以涼拌。
? ? ? ? 我只吃過涼拌的椒麻雞。沒能將兩種做法全部享用到,甚覺遺憾。
? ? ? ? 涼拌的椒麻雞,在一桌的菜里,必定是最惹眼的。遠遠看過去,滿目的色彩。
? ? ? ? 盤里,最上層的是暗紅色的干辣椒;與下一層正紅色的鮮辣椒混在一起,一時間讓人覺得眼簾已被紅色染盡。仔細看時,在辣椒的紅妝包圍之下,有些許星星點點的綠意。
? ? ? ? 那是成串的花椒,又稱蜀椒,蕓香科的小喬木。其果實有綠有紅,每年八、九月結果。可做調味料,提取香油,也可入藥,總之用處極多。
? ? ? 眼前這些花椒,有些還是亮綠色的,有些已經轉為深綠,甚至褐色。它們被辣椒的紅遮掩,同時也被襯托——沒有它們,這盤椒麻雞充其量只是辣子雞而已。雞肉本味是細膩而清淡的。椒麻雞濃厚誘人的香味全靠椒、蔥、香油。而這香味的主宰,自是非花椒莫屬。椒香很難以文字描述,必須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如果硬是要把它寫出來,那么它的氣味大概是把醇厚與清香、鮮美與苦澀、甜與麻融為一體。
? ? ? ? 在辣椒與花椒底下,鋪著一層新鮮的嫩筍頭,數量也不少。筍自身的鮮味襯以椒麻,別有一番美味。很可惜,有的椒麻雞里使用的是罐頭筍,鮮味頓失。
? ? ? ? 層層配料之下,浸在雙椒與香油調制而成的醬料中的,才是這盤菜的主角——雞絲。選用雞胸、雞腿或雞背上的嫩肉,經過3小時的漂洗和6小時的文火加熱。它們被撕成約一指長的細條,以椒麻汁攪拌。待白嫩的雞肉被浸得入味,也染上那標志性的橙紅色,就可以上桌了。
? ? ? ? 優品雞胸肉過于松散,肯德基則全是面粉味,皆為下品。而這椒麻雞,就能夠巧妙地將雞肉本身的鮮香味和著醬料的麻辣呈現出來。雞肉的美味,亦是很難形容的。但話說回來,若將這美味禁錮在文字里,實在是虧待它了。
? ? ? ? 點了椒麻雞,就必點一碗甜品相佐。切成塊的木蓮豆腐,外加細碎花生粒、葡萄干和紅糖,甘甜爽口,名為“冰冰粉”,特別解辣。幾絲椒麻雞肉下肚,自嘴唇到喉頭都如同著火般升起一股麻辣。這時,舀起一勺冰冰粉,讓它滑過熾熱的喉嚨,滿嘴的火辣漸漸冷卻。甘甜的味道,溢滿了清香。
? ? ? ? 當口中漸漸清涼了,便又有興致繼續吃椒麻雞了。
? ? ? ? 作為杭州人,我很少吃川菜。還記得上一次吃椒麻雞,還是在半年之前。當時,因為不適應這種麻辣的味道,只吃了一點便泄氣了。現在想來,可惜得很,應該再多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