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記憶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不論是苦難的,還是幸福的,它永遠都在閃爍著斑斑駁駁的色彩。

童年幸福嗎?我也說不清,因為當時根本不懂什么叫幸福,只知道每天有飯吃,有學上就是最大的樂事。飯很簡單;早上沒有什么早餐,中午喝湯,晚飯也是酸菜湯,渴了喝些苦澀的河水。(河水還是到5,6公里的南河里拉來的)。穿的衣服很破爛,一套衣服一年四季不下身。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夏天日子還好過一些,特別是到了冬天,教室里又不生火,手凍得像饅頭。在我的記憶中,幼年時代,冬天總是經常下雪,雪是大地唯一的盛裝。當遇到大雪紛飛的天氣,迎著刺骨的老北風,只感覺到家是唯一避難港灣,回家后坐在暖暖的熱炕上,驅散著滿身的寒氣,看著母親做飯的殘火在昏暗的空間閃爍著微光,隨著屋內滿滿蒸汽,在饑腸咕咕的等待中,簡單的飯食就構成了最樸素而原始的撫慰。

圖片發自簡書App

別說有錢了,就連錢的樣子都很少見。初始見的錢是壹分,貳分,伍分,壹角的,用手摸一下,都很高興。后來有位同學拿著伍角,一元的錢,看見后,仿佛見了大世面,拿錢的人也感覺很驕傲。現在仔細算來,一學年的課本費,作業費合起來還不足一元錢,既使這樣,還有很多家庭拿不起。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清楚的記得,二年級的書本費是伍角錢,我給父親說了三天,才借到伍角錢,才將課本和作業買回來。

假期生活更為單調,沒有得外書籍,更沒有任何文化活動。閑時只是滿山拾柴抬驢糞,掏麻雀。偶爾借上一本小人書,晚上在清油燈下一口氣看完。有一次運氣特別好,借到一本長篇小說《新兒女英雄傳》,至今還記得書中開頭的笫一句話是“牛大水二十一了,還沒娶媳婦。”雖然還不識書中的文字,對內容也不甚理解,看完后卻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

圖片發自簡書App

除劉寨地區外,外面的世界還真精彩。課余飯后,還津津有味地講給同伴聽,頗有點自以為是的味道。有時與同伴結伙,一起到邵家溝公路旁看汽車。運氣好一點,一天能看到二三輛,當飛揚的塵土伴隨著隆隆的馬達聲由遠而近時,心情特別緊張,首先看到一個龐然大物在塵土中慢慢爬動,下面長著六個大輪子,司機手握方向盤,在半開著的駕駛室內操作著,洋洋得意的樣子,真的好看。

圖片發自簡書App

1972年秋,我考上了五年級,心里持高興,到了元淌大隊辦的中學上學。一切都是全新的感覺:新教室,新桌凳,新同學,新書包,新鋼筆。教室坐的滿滿的,約有50多人。班主任叫范俊德,給我們上語文課。也許是年齡關糸,五年級開始,才知道勤奮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后不但將算朮中的定義,運算法則背的滾瓜爛熟,還將語文課的生字,生詞全記會。平時寫大楷,記日記,寫周記,作文也有了較大的進步。1974年秋,我推薦上了劉寨高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

憶往昔,歲月稠。苦難的童年雖然過去了四十多年了,至今每每憶之,少年時伙伴的音容笑貌猶如在昨天,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

感思父母,是您孕育了我的生命,給予了我睿智的頭腦,堅毅的性格和不屈的奮斗精神,使我揚起生活的風帆,走到了現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