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少會用整片的時間去追劇的那類人,最近朋友圈關于《我的前半生》的各種雞湯,常常也是一劃而過。清早起來,卻被朋友圈一轉發此劇劇評鏈接之前的引言驚住,“有份工作是女性在婚姻中求得體面的唯一方式,否則,就是自取其辱。”真是這樣么?昨日一整天下雨,剛好讓我緊緊慢慢翻開劇集,追上進度,似乎可以叨叨兩句。
好的婚姻要建立在愛情之上,勿庸置疑。可愛情會怎么產生呢?多數女生都會說一句:“他對我好啊”,沒錯,他愛你,愿意對你好,這是你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最基本的理由。羅子君也是這樣,在唐晶跟前無數次說過“陳俊生愛我,他說要養我一輩子”,可最終,也不過是草草結束了她的前半生。悲哀么?是有一點,好在子君在蜜友的幫助鼓勵下走了出來,離婚之后的日子雖有艱辛,但也算自在。劇還沒播完,中國式編劇總會以好的結局示人,羅子君的后半生應是明媚的,作為女人,我也希望如此。
但若把她后半生的脫胎換骨當作是起死回生,我覺得也是有那么點矯枉過正;而把出去工作認為是讓她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那更是夸大其詞。有無工作,絕不是被拋棄,被離婚的決定因素。
羅子君為和陳俊生爭奪兒子的撫養權,先后找了好多次工作,最終在唐晶男友的介紹和指點下才應聘成功,做了高檔女鞋的銷售員。然而,這一“過盡千帆終契合”的工作能被她勝任,跟她“前半生”的養尊處優不無關系。她三十七歲,保養得當,容顏依舊,之前“買買買”的經歷不僅讓她對品牌的了解如數家珍,而且也讓她深知這類消費者的心理,從而恰如其分地滿足顧客愿望,得到銷售業績……這些,都緣于在和陳俊生生活期間,她相對優越的物質生活。陳俊生愿意把錢花在她和兒子身上,她離婚前的生活里,陳俊生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你喜歡就買吧。”而多數普通女人,老公和自己一樣,或朝九晚五,坐在小格子間,領著一份除過基本溫飽所剩無幾的工資,或是疲于奔命在談業務的路上,每月所得供過車房以后也難以支付一次美容會所的費用吧……所以,你所擔心的不工作就會自取其辱,也要建立在男人足夠優秀,足夠多金的前提下。
劇中羅子君工作幾天后,有一大段內心旁白,大意是“原來以為離婚后便無法生活,其實所有事情只要你愿意放下心結,一切都可以解決;原以為對一個人的依戀,即使想斷開,也是緩慢的過程,卻在親眼目睹,親身經歷過人性最丑惡最脆弱的一面后,瞬間釋然。”這段內心的獨白,才是子君重新站起,勇敢面對未來的真正力量。是的,獨立,絕不僅僅是有無工作,有無獨立的經濟能力,而更在于你有沒有獨立的人格,在精神領域里取悅自己而不是他人,哪怕這個人是你親蜜無間的愛人。
女人,在婚姻中的幸福指數,往往取決于你能否讓自己一直處于更新狀態中,知識的更新,眼界的拓寬,胸襟的磊落,包括與愛人的溝通,生活的情調……“漂亮的面孔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在三觀一致的婚姻里,“有趣”會讓人永遠期待,而不是為了各種現實無奈煎熬,煎熬久了,任誰也只想落荒而逃。
還有一種女人,她們去工作,是因為基本的生活都無以為繼,養孩子,供房子,哪樣不要錢,而她的男人不但沒有掙錢的能力,還有得是暴戾的脾氣,一言不合就懟人,如子君的妹夫白光,工作沒有能堅持干上幾天的,做生意沒有不賠錢的,遇上事只能喝爛酒,對別人建議總是憤懣以對的,捅下婁子只能靠老婆,甚至不惜讓老婆在外丟人現眼的……遇上這種男人,還是有多遠就逃多遠吧。
子群苦苦支撐的婚姻,又有多少意義?她怕自己離開后,白光無法生活,孩子少了親爹,又怕自己再找一個人還是不好,可她卻不明白,不是離了白光就非得再找一個的啊!與其束縛于這“喪偶式婚姻”,她完全可以脫離出來,不求奢侈享樂,先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簡單干凈,未來總會迎來一片風清月明。而她,因為根深蒂固的“女人就是要嫁個男人,讓他養”的思想,即使自己有工作,即使家庭的花銷都是她在承擔,卻仍舊是缺乏獨立的女人,在心理上,她甚至還是一個依附于白光的弱女子。也許有人同子群一樣振振有詞:白光至少沒有出軌。對的,白光僅僅沒有出軌,可其它的渣男條框,哪一條他不具備?他倒是想出軌,有誰能看得上他?又有誰愿意被他出軌呢?
朋友圈里的那些“子群”,您別老是在談女性應該獨立了,最先要獨立的,是您的思想。您做含金量極低的辛苦工作,起早貪黑照顧男人和小孩,生活水準卻還在溫飽線上掙扎,真的獨立么?
人生本不易,婚姻就是在愛的前提下找一個人來同舟共濟,只要兩個人有共同的目標,只要你能辯別前行的方向,適時準確地調整這艘婚姻之舟,哪怕慢一點,也可以駛向幸福的彼岸;生命之泅渡,冰冷而寂寞,若你可以讓這舟上生機勃勃,誰又會舍得棄舟而去?誰又會計較兩個人手中的漿是否力量相同?
有無工作,絕不是被離婚的決定因素,就如同你的生活,忙要忙得有價值,閑要閑得有趣味。婚姻之舟,命運之漿,同舟共濟,只是分工不同罷了。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