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帝造人的時候都是成雙成對的,那么在地球上存在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完美的另一半,在茫茫人海中,如何才能找到呢?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醫學院的大學女學生,讀書期間,因為被校門口的烤鴨吸引,跟片烤鴨的小學畢業的小伙計相識。由于兩人年齡相仿,于是,一來二去逐漸熟絡。
熟絡后,小伙計經常跟女學生聊一些文學問題,還把自己寫的東西給女學生看,希望能得到指點。女學生看了小伙計的作品,直呼驚為天人,其表達能力強過很多醫學院的男生。于是乎,女學生被深深的吸引了。
在愛情的感召下,女學生做出了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個決定,也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決定:退學回家,支持小伙計的寫作事業。而小伙計也辭退了工作,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寫作。
在家人的反對聲中,女學生有了愛情的結晶,于是,兩人結婚了。對于一個大學退學生和小學畢業生的組合來說,婚后的生活可想而知。
小伙計做著作家夢,整天醉心于寫作,可寫出來的東西卻不能維持生計。大學退學女生沒有可以養家的技能,唯一選擇就是在街頭幫人縫補維持生計。
小伙計的作品一次次被退回來,女學生帶著孩子在街頭做零碎活過活。還好,女學生的娘家可以落腳,要不在城市里,這樣的一家人連個立足的地方也不存在。
現實給女學生打了狠狠的一巴掌,曾經以為很有前途的人,現在確是除了寫一些不掙錢的東西以外什么也不會做。家庭的重擔壓在女學生肩上。而女學生因為當時的沖動,導致現在什么也沒有。
這是典型的選擇問題。一對戀人是否合適,婚后是否幸福,選擇真的特別重要。本來女學生的生活應該是另外一種狀態,可是錯誤的選擇導致了最終的結果。
如果女學生完成學業,那么即使小伙計醉心寫作,這個家還是可以有經濟支撐。就像李安和林惠嘉一樣,即使李安賦閑在家,生活也可以維系,更重要的是李安可以安心做自己喜歡的事。
如果女學生多等一下,等小伙計在寫作方面有成績了,再決定是否退學,也許生活也會是另一番景象。
當然,生活是沒有那么多如果的。處在生活的現實中,做決定特別重要。在事情還沒出現任何轉機時,匆忙做決定,后果就是后悔的時候特別多。尤其是在婚姻中。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決定呢?三思而后行。同時還需要給自己留有余地、時間,不要匆忙做決定。
縱觀其它大學生的戀情,基本上學歷差距過大的戀愛是非常少的。
沒有共同的學習經歷,沒有共同的成長經歷,很多時候就不會有太多的共同語言。
戀愛的兩個人之所以會在一起,都是通過吸引力法則而產生的效應。而吸引力法則產生的基礎在于兩個人有共同的話題,在某一方面產生共鳴。
有愛情,婚姻只是有了精神基礎,對于婚姻而言,物質也不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很現實,不是說只要有愛情就可以,金錢也是一個基本的條件。
當然,我不是說一定要有錢,才能結婚,但至少要能養家糊口,至少要能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開銷,這種情況下選擇結婚,婚后才不會為柴米油鹽擔心。
吳梅和林漢就是這樣理智的一對。兩人的認識源于機緣巧合,也是一種緣分吧。在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兩個年輕人認識了。
之后,吳梅被林漢的幽默風趣深深的吸引了,而林漢也被吳梅真誠可愛迷住了。很快,兩人戀愛了。
林漢向吳梅求婚,吳梅答應了。可是,吳梅并沒有答應兩人馬上結婚。在之后的日子里,吳梅審視著兩個人的生活,觀察著兩個人的狀態。
林漢在一天天成長,直到三年后,林漢可以養家糊口了,這時,吳梅答應了兩人結婚。
婚后,吳梅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林漢在吳梅身后為她遮風擋雨,兩個人都可以說非常幸福。
這才是成年人對待婚姻和愛情的正確方式,也是一種理性的對待生活的態度。
婚姻只有在經濟基礎之上,在愛情的保駕護航中才能揚帆起航,到達幸福的彼岸。
愛情和婚姻是人生的兩個階段。如果我們以為得到了愛情就會擁有幸福的婚姻,那就大錯特錯了。
愛情是婚姻的基礎之一,婚姻除了愛情還有雙方的原生家庭,最為重要的還是經濟基礎。當然,并不是說一定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才能結婚,而是說一定要有可以承擔家庭開銷的能力,才能結婚。
而在對另一半的選擇上,不能僅憑一時沖動結婚。愛情是荷爾蒙的萌動,在這種情況下,人很容易迷失,看不清事實。我們需要撥開迷霧,看清真相。我們需要時間,通過時間來看清楚對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看清楚對方的各種品性,以及對方是否符合自己對另一半的期望。
俗話說日久見人心,只有經過了時間的檢驗,婚姻才會圓滿。
選擇很重要,但正確的選擇是建立在仔細考察的基礎上。好的婚姻就是要選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