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有句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好壞兩字看起來太極端,但只要說成“這是最焦慮的時代”,不管好壞,都算在里邊了。
某次媒體大會,記者問雷軍:“您現在焦慮嗎?”
雷軍:“根本沒時間焦慮。”
這是有錢人最高境界的焦慮。
午間新聞,記者采訪抓獲的慣犯:“當初為什么去偷車?”
“沒錢啊!”
這是底層人最無力駁斥的焦慮。
焦慮背后,是生活的壓力,無論窮富,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去換取每天的生存。
我無法為一個五歲就懂琴棋書畫的孩子感到驕傲,也同情大學畢業生面對茫茫人生的空洞和不知所措,更理解凌晨下班的年輕人為什么熱衷于買醉。
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無形的包袱前行著。
然而,孩子的減負教育逐漸被提倡,迷茫的大學生尚有年輕試錯的成本,疲倦的職場人還能買醉放肆,他們總歸能找到一個閘口釋負。
但有一群人,每天看得見、看不見的壓力都在她們的肩上,她們無處遁逃。
這群人就是媽媽。
媽媽這一群體,是最容易被指指點點的一群人,身邊的每個人都在躍躍欲試地教你如何育兒:
孩子哭了,別人會說你笨手笨腳弄疼了孩子;孩子生病了,別人會說你只顧自己偷懶,沒照顧好孩子;
想帶孩子去玩,別人會說孩子經不起折騰,好好在家呆著就行;帶孩子窩家里,別人說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別把孩子悶出毛病。
當媽的最大感受就是:進退兩難。
我們能經常聽到這樣的言論:男人在外打拼很辛苦,女人多輕松,就在家里帶娃。卻不知在家帶娃的媽媽,是全年無休,是24小時待命的狀態。
然而,媽媽的負擔與委屈遠遠不止如此。
你知道嗎:
媽媽負重=12L桶裝水=5個西瓜
媽媽負重=復古電視=1500支口紅
媽媽負重=商用多功能打印機=23個GUCCI酒神包
還有:
媽媽負重=裝滿的手提行李箱=14臺筆記本電腦
媽媽負重=大棵盆栽植物=60瓶礦泉水
媽媽負重=烤箱=114部IphoneX
……
別忘了在成為媽媽前,她們也是精致需要人呵護的女孩。
曾經在機場看到一位媽媽,左手抱著一個兩歲的小男孩,右手拖著行李箱,右肩上還挎著一個背包,急匆匆地趕往登機口。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她臂彎中的小男孩依舊坐得很穩當。
大多數人看到的,都是媽媽的強大,但忽略了這背后的付出。
01?生育,是一段至少持續18年的疲憊期?
孩子真正成年前,當媽的基本沒有自由,孩子幾乎就是全世界,而這僅是對媽媽的其中一種殘忍。
前段時間張娜拉拍了一段公益MV,還原了一個獨自帶娃媽媽的日常:媽媽想上個廁所,可孩子一直在外面哭鬧,不得已只好把孩子抱進廁所。
正準備吃飯的時候,孩子醒了,連一口飯都顧不上,只能邊哄孩子邊隨便吃幾口。
瘦弱的手腕因為長期抱孩子,不得已套上護腕帶膏藥。
街上遛娃,衣著老土邋遢,被投以異樣目光,陷入悲傷的媽媽站在斑馬線路口沉默,被一搬運工的一聲“大媽”驚醒……
回到家后滿心殷切地盼著丈夫回來,卻等來一則短信:今晚應酬不回來了。
這時候,妻子終于崩潰地大哭……
因為手推車里的孩子,讓事業、理想、浪漫的二人世界、靚麗的裙子高跟鞋,通通成了奢望。
多少媽媽心里追求辣媽,卻在日復一日的消磨中變得蓬頭垢面;當媽前的你明明各項能力出色,當媽后卻常常因為沒照顧好孩子而自責崩潰;你羨慕著朋友圈里的未婚閨蜜環游世界,卻只能默默放下手機,翻身繼續哄孩子睡覺。
你不僅要拖沓著疲憊的軀體,還要面對并解決自己這個矛盾體……
你有沒有想過,做媽媽的,可以自私一點,多為自己活一些?
02?學會逃離媽媽人設
前段時間一檔訪談節目采訪了董卿,作為一個45歲的媽媽,她臉上永遠笑靨如花,談吐之間盡顯一個成熟女性的氣質與優雅。
主持人王寧問她:“為什么在這個時候做了母親?”
董卿:“人到了一定年齡,很多事情不能再拖了,不然就永遠失去這個機會了,人對「永遠」這個詞是有敬畏的。”
當然,等她真正為人母時,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各種各樣的困惑里不知所措:“那是一段特別艱難的日子,我整個人也變得瑣碎平庸。我覺得所有的時間都被這個生命占有了。”
但冷靜思考一段時間后,董卿發現:這并不是一個取舍問題,孩子的成長與自己的成長并不沖突。
“我要繼續成長, 我想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不想因為他而變得止步不前。”
董卿選擇了“自私”,去追求自己的事業,并且,盡可能地抽時間陪孩子,也盡量將自己的進取感染孩子。
如今回頭看董卿,家庭美滿,事業順心,孩子也在她的影響下擁有著超越同齡人的優秀。
波伏娃曾說:
女人的不幸則在于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她鼓勵的,是讓每個女性學會克制那些聲色犬馬的誘惑,自愛自強,獨立優雅。
當然,媽媽群體也一樣受用,給自己多一些考慮與關愛,這樣思路清晰地參與家庭生活,才是對孩子、對這個家負責任的做法。
03?負重前行的媽媽,如何活出優雅?
很多媽媽都有一個大問題:忘了自己首先是一個女人,其次才是媽媽,忘了性感與魅力是她們與生俱來的內核。
于是她們不自主地鎖起了衣柜里的裙子,耳環首飾埋藏深柜,化妝品擱置到過期,高跟鞋束之高閣……
“蘭蔻”的繆斯女神卡洛琳在她的《做優雅的巴黎女人》一書中曾寫過一句話:
“巴黎女人是自私的,雖然也充滿母愛,但絕不可能忘我,在巴黎,你找不到圣母。”
優雅的巴黎女人,對時尚與旅游有著天生的熱忱。
你可能不知道,那些在時尚雜志看到的巴黎性感模特,也許去年才生完娃,在她們眼里,孩子并不能成為她們前行的羈絆。
她們依然會滿世界飛,看想看的風景。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她們會帶著孩子一起。帶孩子去旅游看世界,你會發現這是一種能讓母子共同成長、彼此了解的過程。
因為旅途中,母子關系可以演變為隊友關系,因為孩子需要多去看看世界,媽媽也需要,所以結伴而行,在旅途中探索樂趣,也能關愛彼此,這樣的旅途,才能讓雙方得到切實的成長。
只要細心觀察,你會發現那些剛從火車、飛機上下來的母子,臉上自會帶著一副不一樣的篤定。她們堅信,上一秒發生的事,總會在未來的每一秒里,會得到完美的反饋。
難怪有人說:當一個女人將身心交予自然,看遍世間山水后,內心的豐盈、容貌的煥發、體態的綽約。一切的變化都足以證明:旅行是最能放松媽媽的奢侈品。
我支持每一位媽媽為自己而活,支持媽媽多帶孩子去看看世界。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