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療法(Hypnotherapy)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識范圍變得極度狹窄,借助暗示性語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軀體障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通過催眠方法,將人誘導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將醫生的言語或動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維和情感,從而產生治療效果。
催眠是一種類似睡眠的恍惚狀態。催眠術就是心理醫生運用不斷重復的、單調的言語或動作等向求治者的感官進行刺激,誘使其意識狀態漸漸進入一種特殊境界的技術。通過催眠后的求治者,認知判斷能力降低,防御機制減弱,表現得六神無主、被動順從。這時,暗示的效果比在清醒狀態下明顯,求治者的情感、意志和行為等心理活動可憑心理醫生的暗示或指令轉換,而對周圍事物卻大大降低了感受性。在催眠狀態下,求治者能重新回憶起已被"遺忘"的經歷和體驗,暢述內心的秘密和隱私。換句話說,求治者在催眠狀態下呈現一種縮小了的意識分離狀態,只與心理醫生保持密切的感應關系,順從地接受心理醫生的指令和暗示。這樣,心理醫生對求治者運用心理分析、解釋、疏導或采取模擬、想象、年齡倒退、臨摹等方法進行心理治療。從1775年奧地利醫生麥斯默(Mesmer,E·A)首次使用催眠術并運用于醫療到現在,催眠療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像英國醫生布雷德(J·Braid)、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弗洛伊德以及前蘇聯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等,都對催眠現象進行了大量研究。在催眠狀態下,由于人的大腦皮層高度抑制過去的經驗被封鎖,對新刺激的鑒別判斷力大大降低,從而使當作刺激物而被應用的暗示,具有幾乎不可克服的巨大力量。催眠療法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催眠治療前的準備工作。首先,要向求治者說明催眠的性質和要求,把治療的目的和步驟講清楚,以取得求治者的同意和充分合作。其次,要測試求治者的受暗示性程度。這兩點是保證治療順利進行的必備條件,尤其是后者,是決定催眠療法療效好壞的關鍵。受暗示程度低或不受暗示者,一般不宜進行催眠治療。測試受暗示性高低的方法很多,現介紹4種:
(1)測嗅覺。用事先備好的3個裝有清水的試管,請求治者分辨哪個裝的是清水,哪個裝的是淡醋,哪個裝的是稀酒精。分辨不出得0分,辨別出后兩種中的一種得1分,辨別出后兩種的得2分。
(2)測平衡功能。令求治者面墻而立,雙目輕閉,平靜呼吸兩分鐘后,施治者用低沉語調緩慢地說:"你是否開始感到有些前后(或左右)搖晃,你要集中注意力,盡力體驗我的感覺,是否有點前后(或左右)搖晃。"停頓30秒,重復問3次后,要求求治者回答或觀察求治者,如未感到搖晃者得0分,輕微搖晃者得1分,明顯搖晃者得2分。
(3)測記憶力。令求治者看一幅彩色畫,畫面畫的是一個房間內有一扇窗戶,藍色的窗簾和兩把椅子。30秒后拿走彩色畫。問:"房間里有3把還是4把椅子?""窗簾是什么顏色,淺綠色還是淡紫色?""房間有2扇還是3扇窗戶?"若回答與問話一致,則具暗示性,每一問得1分;若回答與畫面一致則得0分。此項測試的得分為0~3分。
(4)測視覺分辨力。在白紙上畫兩個直徑均為4厘米、間距為8厘米的大圓圈,圓圈中分別寫12與14兩個數字。要求治者回答哪個圓圈大。若回答一樣大得0分,若回答其中之一大者得1分。通過四項測查,求治者可得0~8分,分數愈高表示求治者暗示性愈強,被催眠的可能性就愈大。
2.催眠的方式、方法。催眠的方式可分為集體催眠、個別催眠和自我催眠。集體催眠就是讓病情相似、年齡相近的幾個或10多人一起進行催眠,其優點是既可同時治療多人,又可消除求治者的孤單感和恐懼心理,還可通過效果好的求治者現身說法,與求治者間的相互暗示、模仿以形成最佳的催眠氣氛,增加求治者對催眠效果的信服。個別催眠是施治者面對單個求治者進行的催眠。自我催眠是指在催眠師的指導下,由求治者對自己進行的催眠。求治者在接受暗示性測驗后即可進行催眠。催眠一般是在安靜、昏暗的房間內進行,施治者最好有助手在場,尤其是對異性催眠時。求治者舒適地坐下或躺下,安靜、放松數分鐘,然后進行催眠。實踐證明,90%以上的人能進入程度不等的催眠狀態,30%左右的人可進入深度催眠狀態。
催眠的具體方法很多,大致可分為四種:
(1)言語暗示加視覺刺激。此法又稱為凝視法,是讓被催眠者聚精會神地凝視近前方的某一物體(一光點或一根棒等),數分鐘后,施治者便用單調的暗示性語言開始進行暗示。"你的眼睛開始疲倦了……你已睜不開眼了,閉上眼吧……你的手、腿也開始放松了……全身都已放松了,眼皮發沉,頭腦也開始模糊了……你要睡了……睡吧……。"如求治者暗示性高,則很快進入催眠狀態;如求治者的眼睛未閉合,應重新暗示,并把凝視物靠近求治者的眼睛以加強暗示,使兩眼皮變得沉重。
(2)言語暗示加聽覺刺激。催眠時,讓求治者閉目放松,注意傾聽節拍器的單調聲或水滴聲,幾分鐘后,再給予類似于上述的言語暗示,同時還可以加上數數,如:"一,一股舒服的暖流流遍你全身……,二,你的頭腦模糊了……,三你越來越困倦了……,四、……五……。"
(3)言語暗示加皮膚感覺刺激。施治者首先在求治者面前把手洗凈、擦干和烤熱,然后囑求治者閉目放松,用手略微接觸求治者皮膚表面,從額部、兩頰到雙手,按同一方向反復地、緩慢地、均勻地慢慢褹E動,同時配以與上述類似的言語暗示。有時也可不用言語暗示,僅用誘導按摩。這種按摩還以采取不接觸到求治者皮膚的方法,只是靠雙手的移動而引起溫熱空氣波動,給皮膚溫熱感而達到誘導性催眠按摩的目的。(4)藥物催眠。某些求治者如暗示性低、不合作,可使用2.5%的硫噴妥品或5-10%的阿米妥品0.5克,稀釋后,進行靜脈緩慢注射,在求治者進入半睡眠狀態時,再導入催眠狀態。
催眠狀態的表現有強弱、深淺之分。淺度催眠狀態的求治者感到渾身倦怠、肌肉松馳、呼吸深緩、無力睜眼,醒后對催眠中發生的事情有回憶能力。中度催眠狀態的求治者感到睡意甚濃、四肢僵直,醒后對催眠中發生的事只保留部分記憶。深度催眠狀態下的求治者除對施治者的說話有反應外,已基本沒有知覺,甚至對針刺刀割也無痛覺,可施行外科手術。一般來說,淺度催眠狀態時進行心理治療效果最好。這時,可根據求治者的癥狀,其回憶已遺忘的過去的經歷,宣泄其碼e在的創傷體驗;可以詢問其病史、生活和工作的挫折等,為治療收集資料,可以暗示其做一些動作或講話,如通過講話來糾正緘默癥;也可以告訴求治者某些癥狀很快就會消失,等等。例如,一長期失眠的神經衰弱求治者,在催眠狀態下對其進行暗示:"你很容易接受催眠,說明你大腦功能良好!催眠已使你輕松、愉快,焦慮緊張狀態已經消失,失眠已經治好,你不會再失眠了!以后你每晚9時一定會很快睡熟……直至次晨6時方醒,醒后你會感到精力充沛……你的病已痊愈了。"治療結束后,可以及時喚醒求治者,或讓其睡完覺后逐漸醒來。一般用這樣的指導語:"好了,治療結束了,你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覺,睡醒后你一定會精神飽滿,頭腦清醒。"
催眠治療的療程一般是1~5次,間日或三日一次,三次后每周一次,最多不超過10次,每次半小時左右,療后還要加緊個別心理治療,以消除病因。必須指出的是,催眠治療是一項嚴肅的工作,與巫醫與巫術有嚴格的區分,切不可視為兒戲,任意濫用。一般只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醫生和精神科醫生在出于研究和治療的需要時,并在求治者自愿配合的況下,方可使用。而且催眠療法除具有療效快、療程短的優點外,也有其缺點。一是并非任何求治者都能成功地接受催眠治療;二是療效往往不甚鞏固。在使用時必須注意。
適應癥
癔病、疑病癥、恐怖癥、身心疾病。
催眠治療在精神科及其它科都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其主要適應于神經癥,以及胃潰瘍、結腸炎、高血壓、慢性哮喘、冠狀動脈機能不足等。此外,還可作為鎮痛手段,在"催眠麻醉"下施行外科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