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常說,在我兩歲多的時候,每天看到哥哥姐姐去上學,都會背起自己的藍色塑料小書包(當時是8毛錢買的),沿著上學的小路,在后面樂顛顛地追著他們,嘴里還念叨著:我要上大學,我要去北京!
我的家鄉在東北邊陲的小縣城,小學的時候,家離學校很近,三分鐘的路程,每天上午七點到十一點,共四節課,下午一點上課,兩點半放學,共兩節課。之后都要聚幾個同學在家里一同寫完作業,再一起出去玩一陣子。最喜歡冬天,學校會在操場注水,十一月份到次年四月都會結著厚厚的冰,是純天然的溜冰場,大家在上面嬉戲打鬧,玩冰陀螺,冰爬犁,沒人會介意是否弄臟衣服,小摔小碰更是時有發生,大家都會嘻哈著繼續,每天玩到很晚,直到家長找來喊著回家才戀戀不舍,一步三回頭地朝家里回。
中學的時候,學校是縣城重點校,騎自行車大概要十分鐘,每天中午還能回家吃飯睡覺,大概午睡的習慣就是從那會兒養成的。不知是因為小升初的成績還不錯,或是幸運,居然被分到了重點班。初二的時候班級作為省里快速作文的試點班重點培養寫作。印象深刻的是同學們都很有才,每次命題作文45分鐘800字,基本上所有同學都能完成,最快的只要十七八分鐘,不止構思快,寫字速度也非常快,現在想想,手寫800字,抄寫也夠寫一陣子了。第一節課寫作,第二節課點評,大家的文章都很精彩,語文老師講解也到位,每次寫作后都很受益。當然,我是很少能被點評到,因為我的語文及寫作一直不太好,直到中考才超常發揮,總分50分得了47分的歷史最高成績。另外物理,化學的高才生也很多,許多問題在課下探討中就解決了,課堂上大家經常為哪種解題方案更簡單爭得面紅而赤,大家都比著學習,最后班級的中考成績竟然是全縣第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