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此次上《白楊禮贊》非常倉促,但還是收獲不少。
首先,確定給學生講什么是重中之重。學生一眼就能看到的不用講,簡單提點一下,重點是要講出超越學生初感的內容。這就需要老師本身要對教材有專研,能讀出自己獨到的體驗。此外,老師還需要有廣泛的涉獵,能夠找出文章當中最值得講的內容。
其次,思路清晰,銜接自然,過渡語精煉而又富有文采,給人一種如行云流水之感。要做到這一步相當考究老師自身的底蘊。此次上課,思路清晰做得比較到位,但銜接不自然,偶爾還出現了斷片,這和我平時的上課習慣密不可分,以后一定要多多注意。
再者,我一直認為語文除了教給學生必要的語文知識,它其實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那么,語文課則有表演課的特征。一篇篇文章,或描繪自然風光,讓人領略大自然的風情萬種;或抒寫人間真情,直抵人心,觸動我們的心靈;或闡發哲理,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給我們的心靈以慰藉……作為語文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情感與課文融為一體,感染學生的情緒。這就涉及到老師的肢體語言是否表述到位,語音能否調動學生的情感。除此之外,一個語文老師的普通話和粉筆字也是相當重要的。
最后,鑒于以上分析,對自己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
每天至少練字和普通話各十分鐘,尤其是練字。
要多看關于教育教學方面的書,撰寫教學研究,力爭做一個研究型與上課型兼而有之的老師。
每次上完課要寫教學反思,每周進行一個教學總結。
周末和寒暑假的時候多看一些經典文學作品,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
? ? 我要做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