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的路上讀完了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合上整本書,坐在公交車的最后一排,望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腦海里反復地浮現出一個問題:
童年的傷害對人的影響有多深?我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思考這個問題。
這本書帶來的壓抑,讓我覺得整個公交車都裝不下的感覺。就像這本書名一樣,童年受過的傷,即使是在后和會不斷的治愈,也依然像行走在白夜中一樣。
這不是一個很暢快的故事,絕望這兩個字在男女主身上簡直是完美寫照。生得絕望,死得絕望,愛得絕望,恨得絕望。那種對于命運的無力感,讓我很想大哭一場。
女主唐澤雪穗出身于一個貧寒的家庭,她的母親迫于生計,逼著自己的女兒犧牲肉體,消費對象恰好是男主亮司的父親,而這一幕恰好被他看到,為了保護自己的戀人,亮司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
唐澤雪穗為了不讓事情敗露,把知道真相的自己的母親也殺死了,而且把罪行推加到她母親的身上。
接下來的日子,雪穗從此以后不擇手段,不惜殺害別人來獲取她想要的一切。因為失去,所以渴望擁有。童年那段齷齪陰暗的經歷,讓雪穗一直致力于讓自己過上更體面的生活。向親戚學茶道、插花,學習更高雅的儀態,一步步進入優越的高中、大學,嫁給富家公子,一步步的積攢財富。她所做的這一切不過是她彌補童年的那個自己的途徑。
而一個人在童年失去的東西,有些可以彌補,有些不能,那些不能彌補的東西就像黑洞一樣,永遠填不滿。
從那個時候開始,雪穗便再也不是那個單純美麗的小女孩了。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童年的傷害對人的影響有多深?大到你真的難以想象。
26歲的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因為童年被老師性侵,在經歷了十幾年的斗爭后,她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在她的作品《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有大量觸目驚心的情節。
而《白夜行》里的唐澤雪穗因為那段經歷走上了另一條道路,不斷地殺害別人來彌補自己的缺失。
一個殺害別人,一個摧殘自己。童年受過的上海,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我不停的思考著這個問題。
當媽以后,尤其關心育兒教育。
我們常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上帝的天使,可是這個天使飛落到人間后,卻要經歷各種傷害和磨難。雖然我們不愿意承認,但事實的真相卻是,育兒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我們做父母的在愛孩子的同時,也在不經意的傷害著她們。
所謂學習育兒,研究教育,其實就是在不斷地降低自己的傷害值。
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孩子,而這些不幸竟然大多來自于身邊的親人,這件事情,我也是當了媽媽之后,才深刻發現的。
童年受過的傷,即使是在后和會不斷的治愈,也依然像行走在白夜中一樣。
雖然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家庭,正如沒有完美的孩子一樣,但是我們做父母的,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降低自己的傷害值。
不要強迫分享,不要過分比較,不要挖苦諷刺,不要讓孩子單獨和成年異性呆在一起……
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在為人父母這條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初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