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母親出院,結束了在醫院陪護的日子;未來還需要至少3個月的康復期,下面的任務將由四川的哥哥姐姐接力完成;這就是孩子多的好處,總有一個孩子是可以抽出時間來,資金時間都可以分配,老人和孩子都不致于那么辛苦。
從入院到出院共計8天,每天看到醫院進進出出的病人,我母親在的病房是婦科住院部,這些病人都是需要手術的,都是需要摘除身體部分器官的;醫院表面的平靜卻掩飾不住空氣中透出的悲涼,這種痛苦的氣息,從每個病人的表情里,眼神里散出。
這里很少有笑聲,最多的是護士大聲叫喊:**床家屬,在不在,來前臺一下;還有就是穿著藍色服裝的護工小跑的腳步聲;手術床從走廊匆匆推過的咕嚕滑過的滋啦聲;
5年前在腫瘤醫院照顧過父親斷斷續續三個月;如今又開始斷斷續續照顧母親,我感覺我的人生重要的事情,就是送;父母那一輩陸續的離開我們,作為子女,只能無可奈何的眼看著他們離去,完成一次又一次悲傷的送別;在一次次送別中,內心也越來越脆弱,開始去盤算自己未來的時長,除了恐懼,焦慮,仿佛沒有什么可以期盼的;
父親走后半年左右,我覺得我有點抑郁,還好朋友提醒,去醫院進行測試,輕度抑郁,趕緊進行調整;好在這幾年工作壓力大,身上擔子重,感覺時間很快過去;今年換崗后,工作忽然輕松,從以前連電話都沒時間接的狀態,忽然變得每天幾乎電話不響;這種落差頓時讓我的生活和內心失去平衡;我好像完成了一次自由落體 ,身體失重,心靈也失重;在這種狀態下,我再次來到醫院陪護母親,幾天下來,我覺得我再次抑郁了。
我不知道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么,人最后都要走,而且大部分人走之前還要遭受嫌棄,遭受一些讓人毫無尊嚴的病痛;活著的過程又是那么的辛苦,各種各樣的磨難和打擊總是如影隨形,排隊恭候。
工作的意義又是什么?就是為了活著嗎?為了五斗米,折腰又折腰;可是五斗米只能維持溫飽,無法抵御稍微大一點的風浪。
婚姻的意義又是什么?除了完成社會給予的繁衍后代的責任,從自身角度來說,好像是做一道選擇題,只要一旦選擇錯誤,有可能將用終身的時間都無法彌補;可是年輕的時候,沒有經驗,沒有人生閱歷,哪里可以這道選擇題正好答對呢?曾經看到這句話,婚姻只是一場豪賭,感覺說的太對了。
這些都是我在醫院這幾天考慮很多的問題,一邊考慮的同時又一邊提醒自己,不可以任由這種悲觀情緒蔓延,畢竟生活要繼續,我的母親還需要我陪伴,我的孩子還需要我經濟上心靈上的支持,我的愛人還每天對我噓寒問暖,他更需要我相伴余生。
在醫院這8天,我看了兩本書,《至少還有書》《活著的意義》;每天去簡書上看最新的推文,每天完成日更1000字以上的文字,大多是隨筆,也有腦袋里虛構的小故事。
我想從閱讀和寫作中救贖自己,從別人對待苦難的態度里面尋求療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