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這本書是在2014年9月看完的,9月9號那天作了一點小結摘抄。
【1】關于寂寞與厭倦
如果這是一條死路,你怕不怕?——厭倦其實是一個毫無危害的守門人;
不斷探索與嘗試是一個討厭而又不可避免的過程(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且不存在任何捷徑,覺悟),但它是貫徹執行力過程的一部分;
你必須走完一條路才能進入下一條路;
如果你總是對同一個問題擔心得要死,實際上你是在否定自己的想法;
希望給大腦放放假,暫緩執行計劃的想法所存在的問題是我們會不斷延長這種暫緩執行的想法,于是,我們的
斗志和干勁就會消失殆盡。(那該怎么做呢?)
無論你在做什么(發呆,看電視,什么都不做?),無聊就是無聊;
想盡一切辦法繼續繼續處理與計劃有關的事務,煩躁不安的情緒出現一段時間后就會消失,堅持比你自認為能夠忍受的時間更長一些;
如果你堅持忍受寂寞,最終它一定會為你讓路,因為你和美好的未來有個約定。
【2】關于信心(自己建立起來的)
信仰自己,你就是自己的信仰!
相信你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是可以實現的。
信念,實際就是你和自己達成的一種關系,是你和自己之間的一種聯系。(這里就會產生一個信不信任自己的問題,信任自己與信任他人)
追求目標的信念不是出于義務,不會讓你感到恐懼,而是讓你有一種充電的感覺,那么你一秒都不會耽誤,馬上就會投入行動,因為你非常渴望看到自己目標的實現。(~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幻想一下目標實現時的感覺~)
推動你實施執行力的信仰不一定是建立在確定性基礎之上的,甚至也不一定是建立在希望之上;你無須向他人證明將來一定會怎么樣,也無須一定確保他人的支持,當你充滿自信時。
有人可能告訴你,他們比你自己更了解你,這是不可能的!!!
他們的確對你有著某些認識,他們會知道你應該想要什么或者如何感受,但只有你本人才真正知道什么
讓你歡喜讓你憂。(你真的知道么?或者你愿意知道么?你能這樣誠實大膽面對真實的自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