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給自己定下的夢想清單里面有一項就是學會高倍數閱讀法。因為當培訓講師,你需要不斷的輸入,不斷的學習,才能有東西輸出。工作的性質需要我進行大量的學習,可是我的閱讀速度很慢,讀完一本書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而且每天還必須花4-5個小時去看,才能看得完,記得有段時間,我為了看完《巨嬰國》,一邊看一邊做筆記,看到眼睛酸痛,不得不去買眼藥水來滴。所以當我看到有人可以在三個月之內看完100本書,并且能夠輸出思維導圖,實在是很佩服,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讀得那么快,真的有讀到東西嗎?
昨天晚上有幸參加了黎黎的線上分享會,講的就是關于如何進行《高倍數閱讀》,現在我也把我聽到的內容整理下,分享給大家。
黎黎在分享一開始的時候就提到了,大多數人陷入的讀書陷阱:
1、學生式閱讀,一字一句閱讀,
2、喜歡記錄金句,記完就算,筆記扔到一邊
3、力求讀懂每一句
4、頭腦安靜不下來,讀不進去
對比下以上的四點,發現自己全部中招。可能是因為學生時期的讀書習慣,每當拿起一本書的時候,雖然我不是一字一句的讀,但是也基本上一行一行的看下來,沒看懂的我又會回去重新去看,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看的書籍,但是又必須要讀的書,我常常會看的時候,思緒會不知不覺的飄遠,等拉回來再看的時候,又得從前面開始,所以讀書的速度特別的慢。
對此黎黎提出了兩個改善的方法:一、物理技能的提升,二、讀書方法的改善
一、物理技能提升
1)、眼睛的瀏覽書籍的方式改變(用跳躍的方式,不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讀)
2)、閱讀環境的選擇:正確的坐姿有利于你的閱讀,找一個舒服的位置,高度合適
挺直后背,讓你有舒服的姿勢保證你的閱讀。
3)、閱讀輔助工具——定時器(番茄鐘:讀25分鐘、休息5分鐘)、熒光筆(標注重點,方便尋找信息)、便簽字、空白的筆記本(關鍵點的整理,思維導圖的輸出)
4)、盡量遠離手機,手機關靜音,把手機放到你需要起身去拿的位置
二、讀書方法提升——神奇的眼腦技能法
“4S閱讀法”
1. 預讀和瀏覽(Surveying)
2. 尋讀(Scanning)
3. 略讀/跳讀(Skimming)
4. 精讀(Studying)
文章的閱讀
1. 確定閱讀目的
2. 快速瀏覽一遍文章(略讀)
3. 邊閱讀邊標記重點
4. 將所標出的重點快速瀏覽一遍
5. 憑借腦中印象,用圖像式筆記做記錄
對于我來說,這個部分的內容可能要多加練習,我在聽的時候也沒有抓住精髓,雖
然感覺理論上可行,可是實際操作上估計還是很有難度,另外在聽的時候,我還想和大家分享的三個點是:
1、關于知識框架的搭建:如果你不知道你要讀什么書,那就去找你想要了解的領域中,最頂尖的人他們的三到四本的代表作,這點我也是在很多地方有看到的,而今天黎黎有再次提到這點。
2、關于讀書很重要的是準備階段:——確認你要讀什么書
(問自己以下四個問題:1、你期待讀完之后的成效是什么? 2、書對你來說有多重要,現在和以后。 3、我要了解的程度是什么,是一字一句還是主要了解某個內容 4.打算用多長時間讀完書和達成目標)而不要隨便拿起一本書,毫無目的的就開始讀。
3、橘子集中法 ——調整讀書狀態
讀書的時候,經常會走神,專注力不夠,就容易讀得慢,讀不進去,對于這個問題,黎黎告訴我們用橘子集中法,調整自己的讀書狀態。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想象你的手上有一個橘子,你要感覺到它的重量、顏色、觸感和氣味。想象你拋起它,用另一只手接住,然后再丟回原來那只手,就像丟沙包一樣,讓它在兩手之間來來去去。
2)、接著用你寫字的手,把橘子拿到距離后腦勺上方約15至20公分的地方。用手輕觸那一帶的空間。接著把手放下,放松肩膀,想象橘子還留在那里。那是個有魔力的橘子,它會停留在你擱置的地方。
3)、慢慢閉上眼睛,和后腦勺上方的橘子取得均衡。這時你要感覺到身體和精神狀態的變化。你在放松的同時,精神也會非常地集中。你要感覺到雖然閉著眼睛,視線也能不斷地擴展。
⒋)、保持精神集中的放松狀態,然后睜開眼睛,開始進行閱讀!
4、關于復習——整理出關鍵詞和觸發詞
做了大量的筆記,合上筆記本之后,就把它丟到一邊,是完全起不到閱讀的目的的,你只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在滿足自己的所謂的“充實感”而已,實際上這些書里面的內容還 只是停留在你的筆記本上,而沒有進入你的大腦,成為你自己的東西,正確的操作應該是,合上書本之后,重新去看,封面(主標題、副標題),每一章的大標題、小標題,并且從一本書里面找到20個左右的觸發詞,整理出你在一開始閱讀前提出問題的答案,畫出思維導圖。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方法叫“一念之轉”,有助于調整我們的情緒和心態。
一念之轉:當你和其他人相處的有不良情緒產生時,問自己的四句話:
1、“那是真的嗎?”
2、“你能百分這百肯定那是真的嗎?”
3、“當有持人那個想法時,你會如何反應?”
4、“沒有那個想法時,你將是怎樣的人?”
然后,反向思考,把他換成你自己,把批評轉向自己,把批評轉化成相反。
以上就是參加黎黎的線上分享會的所得,第一次做筆記輸出,僅此與大家共享。
丁啟芬
2018年1月11日晚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