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伴隨著孩子的出生一起來到了我們的世界。?
小的時候沒奶吃了,孩子會哭鬧,不夠吃了會哭鬧,吃的不及時會哭鬧;
想要抱了就會哭鬧,想要睡覺了也會哭鬧;
大一些,不買玩具了,和你死纏爛打,更甚者在地上撒潑打滾;?
和小朋友鬧別扭了,擺不好一個積木都會導致孩子的情緒爆發。?
再大一點,作業沒完成,被批評了可能不會哭,但會生氣了。
孩子的情緒每天都在發生,不限時間、地點、對象,而且孩子不管你是什么狀態下,他都有可能會發生,那么你是怎么做的呢?
我記得孩子還小的時候,我是很有耐心的,可是孩子大點的時候,孩子的哭鬧開始升級,聲音更大,動作更大,時間更長,我的耐心被一點點的挑戰,慢慢的就變得一點就爆,那時候還沒接觸正面管教呢,不知道可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后來接觸了正面管教,在課堂學習到了一個情緒管理的方法叫積極暫停,還有一本參考的繪本《杰瑞的冷靜太空》。
繪本 的主人公杰瑞因為不小心摔倒打碎了為爸爸生日做的陶碗非常的傷心、生氣,回到家一聲不吭就開始摔門、踢桌腳,杰瑞的媽媽是怎么做的呢?
杰瑞的媽媽先是和她打招呼:杰瑞你好。杰瑞沒理媽媽。
媽媽接著說:我能看出來你很生氣,想說說是怎么回事嗎?
杰瑞不想說,媽媽伸開雙臂,杰瑞在媽媽的懷抱了哭了。
后來媽媽教會杰瑞深呼吸,又問杰瑞:當你生氣的時候,還能做什么幫助自己平靜下來呢?
問他:如果要建一個讓自己平靜下來的特別地方,那會是怎么樣的呢?
杰瑞想到了外太空,那里應該是黑色的,有許多亮晶晶的星星,還有很多五顏六色的星球,還有一個可以坐進去的大宇宙飛船。
然后他們就一起動手在杰瑞房間的一角做一個冷靜太空。
下一次當杰瑞又因為畫畫的時候撒了顏料而大發脾氣時,杰瑞想到了自己的冷靜太空。
當杰瑞在自己的冷靜太空里慢慢的冷靜下來時,他感覺到這很有用,也愛上了這樣的方法。
是的,當我們的大腦蓋子打開時,正面管教用手掌心來比作大腦蓋子,大腦蓋子打開時,就回到了動物腦,動物腦下做出來的行為、說出來的話要么逃避要么攻擊,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時機。
所以大腦蓋子打開時,最需要的是積極暫停。
有時候讓孩子學會積極暫停前,最需要學習的恰恰是父母,因為面對和我們有身高差的孩子,我們真的很容易就發泄出去了。
所以在學完積極暫停區的時候,我沒有很快讓孩子去做,去用,而是自己先去做,去用。
剛開始情緒來的時候,我也經歷了這四個階段:
不知不覺:自己在發脾氣,完全控制不住。
后知后覺:發完脾氣了,才想剛才為啥那么生氣呀。
當知當覺:意識到自己當下在發脾氣,馬上喊停。
先知先覺:感覺自己可能會有情緒,為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先照顧好自己,等感覺好了再去做。
以前我們的學習當中一直在說情緒是需要控制的,所以總是想著要控制情緒,但事實上情緒是沒辦法控制的,而是找一個安全的地方進行渲泄出去。
記得前幾天,婆婆在吃飯的時候指責我做的事情一點兒也不重要和無意義,還不如我帶孩子,她去掃地,一個月還可以賺2千多塊。當聽到這個的時候,我瞬間就點爆了,心里很憤怒,憑什么說我做的事不重要也無意義,當下憤怒的回應了2句,意識到再說下去也沒用。于是我說:“我現在感覺非常的生氣,我要先離開一會兒,等我感覺好了再回來。”
因為積極暫停,我沒有傷害到了我的家人,不然在情緒之下說出來的話都是很容易擊中要害的。
有時候和LG發生沖突的時候,我也會說:我現在很生氣,我不想說話,等我感覺好了再說話吧。
好像越成長,越覺得說一些不能有助于解決問題的話實在是浪費時間、浪費情緒,還不如先冷靜下來,等感覺好的時候再來解決問題。
正面管教里還有一句話:感覺好才能做得好。
所以,你也可以像我這樣,在家里找一個地方布置起來,在這個地方放上你喜歡的物品,給這個地方取一個你喜歡的名字,當下次情緒來臨的時候,去這個地方坐一坐,呆一呆,然后等你感覺好了再出來。
我相信當你看到這樣的地方時,你一定也會愛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