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到家,一推開家門就看到滿屋狼藉。桌面上擺滿了畫紙和畫筆,地上到處是玩具。還有半個小時就要去上美術班了,可是5歲的女兒還在玩,晚飯還沒吃。終于把女兒叫到飯桌邊開始吃飯,她又開始挑食,這不吃那不吃,居然還要我喂她吃。這個時候,我心中憤怒的小火苗已經燒成了大火,開始沖女兒吼起來:“不吃完飯,今天就不要去畫畫了,我不會喂你吃飯的,都5歲了還不會自己吃飯嗎?”女兒立馬就哭了起來,她一哭吃的就更慢,我還想繼續訓她,可是突然間,我意識到,我的“大腦蓋子”打開了,我現在的行為,對事情的發展,沒有一點好處。
“大腦蓋子”是正面管教課程體系中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游戲,它形象地給我們解釋了,當生氣憤怒時,我們的大腦對行為的影響。
將你的手掌伸開來,拇指放在手心里。拇指的部分被稱為“中腦”,也可以叫“動物腦”。它掌管人類的動物本能,例如餓了吃飯、渴了喝水、受到攻擊反擊或逃跑等。
將手掌合起來,握成拳頭。你的拳頭代表大腦皮層,指尖接觸手掌的部分(即指甲前后的部分),是前腦皮層,也可以叫“理智腦”,是唯一進行人腦思考的部分——情緒控制、人際關系控制、人際交往的靈活性、直覺、社會系統認知、自我意識、不被恐懼和擔心控制、理智、道德等,還有很多。
當你生氣時,你的“大腦蓋子”打開了,“動物腦”露出來,你的行為就會成為“動物腦主導”,如不理智、情緒化等等。
我們無法要求自己和別人不再打開“大腦蓋子”,這是不可能的。所有人的“大腦蓋子”都會時不時打開。
但我們可以找到一些聰明的方式,一些自我平靜的方式,讓“大腦蓋子”合起來,并將這些方法傳授給我們的孩子。
當我們了解了“大腦蓋子”這個概念后,就會在腦海中形成這個意識,當我們生氣想發火的時,可以提醒自己“哦,我的大腦蓋子打開了,我現在在受動物腦支配,我應該想辦法冷靜下來”。就像我在沖女兒發火的時候想到的一樣,只要意識到自己的“大腦蓋子”打開了,我們就能更快地把它合上。從無意識的發火,到有意識的控制,這對我們任何人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那么有什么聰明的方式可以讓自己的“大腦蓋子”合上呢?我想到了一個正面管教工具——“積極暫停角”。
積極暫停角,就是在家里找一處你覺得舒服的地方,裝扮成讓你覺得舒服安心的方式,在你生氣的時候,可以去積極暫停角平靜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當心情恢復時,大腦蓋子合上時,再繼續你要面對的事情。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挑戰時,常常會忍不住火冒三丈,可如果不顧一切地對孩子發脾氣,過后又會有深深的自責,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父母,這個時候,積極暫停角就是我們的情緒安全島。
正面管教的創始人之一,簡.尼爾森創作了一本關于積極暫停角的繪本——《杰瑞的冷靜太空》,這本繪本詳細地描繪了怎樣引導孩子建立一個“積極暫停角”。
杰瑞為爸爸的生日做了一個陶碗,不小心摔了一跤,陶碗打碎了,他怒氣沖沖地回到了家里。媽媽安撫了杰瑞的情緒,并問了杰瑞一個問題“如果你要建一個讓自己平靜下來的特別地方,那會是什么樣的呢?”杰瑞自己相像出能讓他平靜的地方是外太空。于是,媽媽和杰瑞一起在杰瑞房間的一個角落建立了“杰瑞的冷靜太空”。當杰瑞再次遇到讓他生氣的事情時,他想起了去他的冷靜太空,在那里,他的怒火飄到了外太空,他冷靜了下來。他興奮地告訴媽媽,冷靜太空真管用,而且,他也想到了要送給爸爸什么禮物了,那就是屬于爸爸的冷靜太空。
杰瑞的“冷靜太空”只是“積極暫停角”的一種形式,你可以找任何讓你舒服的地方做“積極暫停角”并且給它起你喜歡的名字。
使用積極暫停角還有幾點注意事項。首先,我們要給孩子解釋清楚,什么是積極暫停角,我們為什么要去那里,去了之后會怎么樣。其次,一定要告訴孩子,我情緒平靜后還會回來,并不是離開你。最后,當我們情緒恢復平靜時,一定要跟孩子重新建立連接,這樣孩子就會看到積極暫停角的正面作用,從而也學會用積極暫停角來消化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家長,但我們都希望自己能越做越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教會孩子控制情緒,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