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勞倫斯布洛克,曾經提到他有次參加寫作研討會,與一老友談到那些學習寫作的學生。學生們總喜歡問他一個問題:“我是否有寫作的天賦?”他老友諾蘭總是回答:“你們不缺天賦。”因為他知道,所謂天賦人人都有,而大部分人缺乏的是開發自身天賦的自覺。但就算最后成不了作家,那至少也能更加享受讀書的樂趣。
其實他也沒法真的識別一個人有沒有天賦,只偶爾能感覺到些許端倪。大部分情況下,他看不出某個人,是不是真的沒有成長和提高的可能。雖然你可能看不到白紙鉛字,但是至少你打開書的時候,那些文字會變得更加可愛。
這里就引出一個觀點,寫作可以提高閱讀能力。放在其他地方,似乎真是如此。如果你畫過幾張畫,即使只是簡單的素描線稿,等你再去美術館看到大師作品,感悟自然更加全面。亦或者你自己動手,即使只是用手機來拍一部短片。從前期編劇,到后期剪輯,都由你來完成。那么等你再次走入電影院,陷入那一片黑暗之中時。你也肯定會對“如何用畫面講故事”這件事,有著更深的理解。
有很多愛好閱讀的人,比如我在內,都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管讀到什么都得看完最后一頁才罷休。你要說這是一種強迫癥也好,是一種怪癖也罷。但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好書讀不完,人生總歸有限。所以如果想要讀到更多,那么除了學習一些閱讀技巧,還得提高理解的能力。
書讀得越多,一般來說你就更能辨別好壞,寫作則可以更快提升這種能力。日積月累的寫作讓你清楚別人運用了何種技巧,這一手活到底耍的如何。所以一旦遇到了好作品,你不僅能享受到情節帶來的樂趣,還能強化你對于文字的反應能力。遇到好的段落,你通過寫作鍛煉出來的那部分大腦,就會開始敏感起來。當普通讀者沉迷于人物的命運時,你卻會去好奇故事的成功原因,那些元素使得它這樣精彩。你也知道什么樣的文筆可以有效傳達信息,能夠聽出一段和弦里是否有什么不和諧的音符。
當進展到更高的程度,你就會開始關注具體的情節設置。你會問自己如果讓主角換一個出場方式是否更好?那反派角色是不是應該回答主人公的每個問題?故事的結尾是不是應該交代清楚所有的細節?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樣讀書,會妨礙投入。但其實對于寫作技巧的清楚認識,只會增加你對于所讀作品的感悟,這一點放之四海而皆準。就像我們重讀兒時喜歡的作品,要么收獲失望,要么迸發新感一樣。寫作練習使我們目光更加銳利,更能發現作品的卓越之處。例如重新熟悉其中的人物形象,觀察到作者對于視角的掌控,和揭示角色性格的各種手段。
所以,就算你不希望成為一個作家,只是想享受閱讀的樂趣。那也可以開始寫作,只要持之以恒,自然水到渠成。
人們有了你的相伴,都會透出一顆善良敏感的心。對待人間疾苦,世態炎涼有著深深的悲憫情懷和無限的寬容。對待人心善惡,事物是非有著更敏銳的洞察和深刻的理解。
人們愿意和你相隨,則學會了什么是寬容,什么是感恩,弘揚了正氣,促進了人類的文明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讓那些勤勞善良的人們充滿著向上的力量和進取的勇氣,明白其自身缺陷和不足,感謝生活給予的困苦和磨難、機遇和挑戰。感謝生命中那些相遇和相知的緣分,給人生增添了美好或傷痛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