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答應我重新取個女人。
荷西:你神經病,不和你說話。
三毛:“神經也要說,你不娶,我死了也不會安心的。
荷西:要是你死了,我就一把火,把家燒掉,然后上船漂泊到老死。
三毛:放火燒房子也好,只要你再娶
認識三毛是剛上大學的時候,那時每日除了軍訓,便沒有什么事情可以作,雖然是面對新的環境,結識了一群新的面孔,時間一長便沒有了新鮮感,就像嫩豆腐變成了豆腐干,就不再白嫩白嫩的了,干巴巴的像老樹皮,想吃豆腐的心也就沒有了。所以有時間便迷上了三毛,中午午休的時候跟三毛談心,晚上回宿舍不睡也要去和三毛談情,軍訓期間有點休息的時候也會拿著手機去續上那一段故事。
其實挺喜歡三毛的故事,但相對于故事而言,三毛的愛情更是讓我丟之不棄,縈繞在腦海里久久無法忘懷,覺得愛情就應該如三毛一樣,在瘋狂寂寞許久,行為荒誕之后,得一荷西,一個惜惜相愛至人,等你六年,有生之年陪你到死。不憐愛,不仰慕,無關財富,有的只是臭味相投,真心的愛她。以及廝守在一起的相濡以沫。就像漫天飛舞的蒲公英,遇到了那陣屬于自己的風,相隨永遠,無關朗月,不談清風,共同在無人問津的小角落,結婚 生子,相伴一生。
如今,時隔多年之后,再度翻看三毛文集,讀者同樣的文字,感覺有所相似,但是差異不得不說很大。也許轉山 轉水轉多年,當初的感動已經成了內心深處的被封印的小鹿,心情變的平淡起來,可能是不在期待這人間少許有的愛情了吧!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故事盡管在令人向往,但也只是稍有或者也許久沒有。試想一下,其實這個世間,向三毛那般瘋瘋癲癲,不食人間煙花,把愛情當成衣食父母的人,能有幾個呢?學生時代我們也許可以遇到這樣的戀人,出了社會之后,俗人的世界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物質利益變成了我們愛情門前的一個不易翻越的門檻。
記得有好幾個上海的同事,年齡和我相仿,是女孩。當時父母安排他們相親,這些姑娘的要求都是很直接的。對方在上海至少有2套房子以上,車子要多少錢以上的,外地人不要。我當時想,你看看你一個月拿個幾千塊錢,長的也是普通的無法在普通,不是多么美的女子,要求還這么高。哪來的自信啊!唉,如此這樣的女子都是如此,更何況那些年輕貌美的呢?
一個朋友曾經給我留言說 :“以前我也很喜歡三毛,不過現在不愛了。原因是覺得自己無法成為三毛,遇到那樣的荷西,獲的相識的愛情,在年輕的時候我也可以不食人間煙火,把愛情當升衣食父母,只要能和他在一起,我就知足了。現在感覺自己得不到,也就放棄吧,不奢望,家里已經給安排了相親,對方條件都很好的,雖然人一般,也就湊合了!”
愛情而言,我也是想遇到那個讓我一直想愛著的人,我也遇到過,可能是年輕不懂事,內心幼稚,覺得自己正值青春年華,想體驗一下每一種愛情的滋味,后來就忍心放棄了。其實想想覺得自己當時也是很白癡的一個人,能在一起的喜歡的錯過了,不能再一起的卻天天想著,要聯系她。以至到現在還是單身的一個人。愛情,吹破天,嘗試過很多次,但是說到底我也是一點都不懂。如今該放棄的放棄,不要幻想的不幻想,努力耕耘自己,等待遇到那個可以相伴一起的人。當然,不知要等到何時!
記得當時年紀小
你愛談天我愛笑
有一回我們并肩坐在桃樹下
風在林梢鳥在叫
我們不知怎么樣睡著了
夢里花落知多少
夢里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