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圈,小米總是自帶話題,各種風口浪尖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最近,小米增速的放緩,占有率的下跌,讓很多看衰小米的文章找到了切入點,似乎小米的失敗才是群眾喜聞樂見的。
小米6馬上就要發布了,提前蹭個熱點。先表明態度,利益相關,本人作為雷軍粉絲,看好小米未來的發展。
中國手機市場先后有兩個攪局者,一是蘋果,它也是全球手機市場的攪局者,自上而下,改天換地。第二個是小米,自下而上,殺盡山寨,為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蘋果享受了攪局者的待遇,成為霸主且難以撼動。而小米則沒有享受攪局者的待遇,反而漸顯疲態。
如今格局下的其他廠商,華為老謀深算,步步為營;OPPO\vivo則暗度陳倉,打了幾場漂亮勝仗,意氣風發。
分析各廠商的文章很多,本文僅從市場定位方向分析下當下格局。定位,既包括廠商的主動布局,也包括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
下圖表格劃分九宮格主要是方便讀者直觀的感受作者的意思,不包含任何數據信息,如果所占比重跟大數據信息重合,純屬本作者聰明。
蘋果全盤通吃。
華為定位中高端,男性為主。榮耀在中低端,男女性都有定位。
OPPO\vivo定位女性市場。
小米以男性市場為主。
作為一個特別喜歡看電影的人,作者發現這個布局竟然特別契合電影市場。
蘋果就像好萊塢大片,積淀深厚,產業鏈完善,拍得出單品爆款,也玩得轉系列電影。
華為就像國產大片,有積淀,且在不斷進步,走得出國門甚至有些會收獲比國內更好的評價。
榮耀就像翻拍,主要用來懟小米,當然現在也開始拍偶像片懟藍綠廠了。多說一句,榮耀的誕生似乎很被動,但不管有心還是無意,這都是華為走得很好的一步,避免了華為直接陷入泥潭肉搏。
小米,都說小米是粉絲經濟,但絕不是粉絲電影,小米是文藝片,電影好,但受眾始終有限。這個鍋宣發得背一半。
藍綠廠,這才是粉絲電影\偶像片。前面我說藍綠廠暗度陳倉,因為他們在拍電影的同時還自建院線。這就狠了,精準的人群定位加精準的人群收割方式。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為什么我仍然看好小米,因為造成目前小米定位局面的不是手機本身,而在營銷。這就是我說的,小米:過于標簽化的定位困局。
創業初期的小米,很明確的給自己貼標簽,這當然是拉近特定人群距離的好方法,所以“年輕,發燒,性價比”’的小米圈了大批米粉。但是標簽化是雙刃劍,任何標簽都有它的背面。年輕等于沒積淀,發燒等于不穩重,性價比更是近乎于沒面子。而小米慣用的列參數,基本就是赤裸裸的將自己男性化了。所有這些標簽,在吸引一群人的同時,也推開了另一批人。
今天,7年后的小米,已經接近了自己所定位人群的天花板。想要破局,就要淡化自己身上的標簽,對女性用戶友好一些,溫情一些;性價比很高,大家知道就好,或者發發軟文,有些東西口口相傳大家會動心,但是官宣就很尷尬了。至于高端市場,小米比華為天然缺少品牌積淀,要么用心打磨自己,要么借力其他品牌殺入,首選索尼,黑莓次之。
雖然小米聲稱自己要做科技界的無印良品,米家有品也已經正式登場了,但是米家有品的基本盤仍然是小米手機,而且米家有品的產品性質所決定的它的目標客群絕對不是當下小米的用戶人群能夠覆蓋的。所以小米現在更應該淡化標簽,擴大自己的定位人群。
送給小米三句話:
堅持本心值得敬佩,但是也得考慮一下國情。
不做營銷也無所謂,但是放任友商抹黑是不是要反思一下。
時間會證明一切,但首先得活著。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