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專題 :"你和你的小說"
投稿請參照 :"你和你的小說"專題簡介以及"你和你的小說"專題收稿標準
"斯"文員 :九秋之菊
原文作者 :翱翔天際的魚骨頭
原文鏈接 :《趕夜人》
《趕夜人》是我在簡書上從注冊到現在,讀到的最艱澀、語句最不通順、錯別字最多的文章,沒有之一。讀完第一次后,我告誡自己,再讀一次,不為別的,只為作者和我一樣,有一顆熱愛寫作的心。開撕!
1. 立意
反復讀了《趕夜人》后,盡管整篇文章并不理想,但其立意,卻值得稱道,也是我最欣賞的。
陳夢然在小伙伴落水而亡,目睹其家人精神上備受打擊后的落魄、痛苦,家庭生活困頓的各種境遇后,他沒有因為自己的水里逃生而慶幸,相反卻夜夜失眠,陷入自責、痛苦之中,成為“趕夜人”,但最終,他努力走出了陰影,走出了黑夜。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還在“趕路”?還沒有走出黑夜?
也許作者自己并沒有意識到,他的筆墨無意間觸及了一個深刻的社會倫理課題,包括心理學。遺憾的是,沒有找一個點深入去寫。
盡管如此,我依然對作者產生深深的敬意,因為他在寫自己內心的黑暗、焦灼、掙扎、反省、蛻變……
立意是小說的靈魂,作者思想上有深度,但因為文筆生澀的原因,所以立意如果滿分是100,那么我可以給出80。
2. 人物刻畫
陳夢然的描寫并不出彩,八千余字中,出現多位人物,都是大段描寫,誰都像主角、誰又都不是,刻畫得比較模糊。
芳芳的性格特征倒是比較明顯,這是一個亮點,可惜只是通過回憶,不能支撐起整個篇幅;芳芳的哥哥、母親,陳夢然的母親等等人物,描寫都平淡,雖然筆墨費了不少。
3. 故事情節
情節緩慢、沒有高潮、沒有痛點、沒有聚焦,就像在雪海中撒下幾粒黑芝麻,讓人費勁地去撿,不撿可惜,撿了費力!
4. 環境描寫
大段的大環境描寫,也許是為了以后的故事作鋪墊,在本章節中,幾乎沒有起到渲染作用。小環境尚可,特別是回憶中芳芳家那一段,為她在校的狀況百出作了鋪墊。
建議:
1)開頭兩段說明性的文字,可以精練,否則,讀者會止步于前。
2)采用了龐大的敘事方式,但作者的筆下功夫卻無法掌控,也缺乏細節的支撐。可以先抓住一個點寫,太多線,就是蜘蛛網,你什么都想網住,卻脆弱得什么都網不住。
特點 : 文絕人美撕文點睛。再加一條:喜茶。
這是我題的鎮群之寶,可遠觀不可撩也!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