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的鹵水咕嘟咕嘟的散發著香味,李善哉在桌上擺了三個空碗,又添了三雙筷子。
李善哉原本不叫李善哉,他叫李樂。后來父母離婚了,他也就不再叫李樂,他覺得既然已經不快樂了,干嘛還叫李樂?姥姥勸了很久,依然沒有勸住,只好嘆了一口氣:善哉,善哉。姥姥信佛,她覺得這就是因果。怔怔的李樂,看著離開的姥姥好久也沒說話,后來他把名字改成了李善哉,如果成不了一個快樂的人,那就和姥姥一樣,做個善良的人吧。
今天是龍抬頭,也是李善哉的生日,按照姥姥老家的風俗,生日是要吃面。但李善哉只會做一種面:打鹵面,小時候姥姥每給他做的那種。
李善哉的童年,多是在姥姥家過的。姥姥是個小腳女人,上了年紀后還顯得有些佝僂。小時候,李善哉總覺得姥姥很神秘,她的口音和當地有很大的差別,她會繡當地人不會繡的花,也會做當地人都不會做的打鹵面。每次李善哉追問時,姥姥就開始打岔,樂樂,去看看,看看鹵水好了沒。
一燈如豆,放在有些昏黃的鍋臺邊上,照亮著灰暗的廚房,案板上剛剛切好的面條,以及在角落邊咕嘟咕嘟冒泡的鹵水,都無時無刻的不勾引著李善哉肚子里的蛔蟲。
每每這時,李善哉都會纏在姥姥腳邊,騏驥的問:姥姥,姥姥,還有多久可以吃啊!姥姥就笑著說,快啦,快啦!等天黑,樂樂又長了一歲,面就可以吃啦!所以每年的二月二,等待天黑的時光,總是滿滿的快樂。
面上來的時候,李善哉早已經迫不及待的抓起了筷子,姥姥都會笑著問:樂樂,你今年幾歲啦!早已經知道儀式流程的李善哉脫口而出,然后就迫不及待的接過姥姥的面條,滿滿的笑容。
面條上有姥姥撒的細末蔥花,翻起面,鼻子里面頓時充滿了面條的麥香,以及幸福的味道。有時候,李善哉一邊翻找姥姥藏在面條里的肉葷,也會問,爸爸媽媽怎么不回來啊?姥姥總是會不經意的撇開頭,說:爸爸媽媽很忙。
這是姥姥的打鹵面,也是李善哉心中最美好的回憶。只是后來,李善哉長大了,他開始懂得越來越多,也開始越來越不快樂。
不過,每年姥爺或者是姥姥生日,他還是會回家,陪姥姥姥爺吃一碗打鹵面。姥姥年紀漸漸大了,就由李善哉操刀,姥姥會不厭其煩的告訴李善哉,和面的要怎么和,怎么加水才合適,怎么放面粉才不會粘手,鹵料里面要放什么,順序是什么樣的,中途記得加水,一定要文火熬煮……
每當這個時候,姥姥都只是在一邊笑瞇瞇的看著李善哉,除了偶爾指點指點,也不說話,就那樣看著李善哉手忙腳亂的一團糟。
李善哉做出來的打鹵面令他羞愧,不是醬油放少了,就是調味沒有放對,再不就是花椒或者是八角落下了,總之是狀況百出。李善哉的打鹵面吃起來總是布滿挑戰,但是姥姥和姥爺還是樂呵呵的吃完,然后說,不錯不錯……
后來,李善哉做的次數越來越多,手法也就越來越好,但總比起姥姥的打鹵面差那么一丟丟。李善哉納悶的問姥姥,姥姥笑了,我有加秘方。李善哉頓時來了精神,還有秘方,姥姥你告訴我唄!而這個時候,姥姥就會摸摸李善哉的頭,慈愛的說,等你再大一些了,姥姥就告訴你。
可惜,李善哉最后還是沒能知曉,那份秘方是什么。
就在他高考的前夕,姥姥走了,姥爺為了他安心考試,悄悄的瞞下了消息。再后來沒多久,姥爺也走了,再也沒人給李善哉做打鹵面了。
嗚嗚嗚的聲響,從廚房里傳來,打斷了李善哉的回憶。
麻利的給三個碗盛上面條,撒上蔥花,這樣的香味似曾相識,卻又顯得陌生。李善哉在中間坐下來,端起面碗滋溜的一口氣就把面吃了個精光。然后頓了頓,端起左邊的一碗面,自言自語道:嘿嘿,姥爺,那這碗我就不客氣啦……
李善哉的聲音有點羞澀,還有些低沉。
面條,在滋溜聲中被吃了個精光,李善哉打了個飽嗝,三碗面條確實有點多。
空氣中,還殘留著打鹵面的香味,李善哉看著面前的空碗,頓時記憶又再次流轉,感覺有些東西在眼眶里亂竄。他吸了吸鼻子,爭取不讓眼眶里的東西出來搗亂。
耳畔,又響起了姥姥的聲音,這打鹵面,是有秘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