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編輯:木加南
推薦語:抽絲剝繭式的行文特點,從腳下行的諸多與太多城市里抽出“洛陽”,又從洛陽的廣博里剝出“洛陽湯”“洛陽牡丹”。看云卷云舒,品緣聚緣散。
《母性洛陽最溫情》木加南精選推薦并分享!
如果說這個世界世界上有一座城市,讓你感覺她像母親。那么,我覺得這座城就是洛陽。
作為從業十五年的導游,我走過的城市大大小小不下百座。從國外的豪華首都到內地的邊陲小城;從璀璨絢麗的北上廣到安靜平和的小縣城;從“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度假之都到“窗含西嶺千秋雪”的高原圣地。走過這么多城市,最留戀的還是孕育了華夏文明的中華圣城,也是我永遠的故鄉—洛陽,這座城就像是母親,無論我漂泊多遠,總是走不出對她的思念。
歷史上的洛陽是偉大的。這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城市,孕育了“河洛文化”,引進了“佛教”,誕生了“道教”,光大了“儒家”,做過十三個王朝的都城。但她卻沒有因為曾是世界上最的大都市而流露出絲毫傲慢之氣。無論是流連于大街小巷,還是徘徊在風景名勝,你能感受到一種家的溫馨與親切。或許是因為多年作為國都,迎接了太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子而留下的基因。洛陽就像是一個慈祥的母親,她包容,大度,不排外。
早晨的洛陽,充滿了煙火氣。早起的老人們提鳥牽狗,在一句“喝湯繆?”的寒暄中開啟了慢悠悠的一天。各種湯館早已人滿為患,洛陽是一座愛喝湯的城市,被譽為“湯都。”
洛陽的湯種類繁多“牛肉湯、驢肉湯、羊肉湯、雜肝湯、丸子湯、涼粉湯、豆腐湯、不翻湯。。。。。。”林林總總有十幾種。關于對洛陽人喜歡喝湯的原因,眾說紛紜。有的說以前人窮,干的不夠吃就用水煮成湯,大家都能吃到;也有的說洛陽地處盆地,四周有山,境內有河,空氣相對潮濕。所以古人大多胃寒,湯中加有性溫的草藥,喝湯有祛濕驅寒的功效;還有的說洛陽地處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氣候干燥,需要多補充水分,喝湯補水。到底那種說法正確,已無從考證,也無需考證。
洛陽的湯館很有特色,以牛肉湯為例,里面沒有服務員為你端湯,也沒有包間雅座,清一水的方桌條凳。你先到收銀臺買票,收銀員會問你喝多少錢的湯,從五元到三十元不等,但是無論你喝五元的還是三十的,湯都是一鍋湯,都是用牛骨頭熬煮半夜而成的。區別在于肉的多少。買好票自己到大鍋那邊去取湯,盛湯的大師傅,收了你的票。用手抓起肉放在碗里。當然,如果是新師傅可能還會用稱來稱稱分量,而老師傅則直接用手約的不差上下。然后用笊籬撈起肉在湯里涮一下,用重新放入碗中,加入調料,蔥花香菜。然后澆上一勺清湯。頓時香味撲鼻,令人垂涎欲滴。
自己端著湯去找位置坐,不管你是誰,店里都不會幫你找位置。所以,經常會看到有人正坐在位置上喝湯,而身后站著一個人端著碗在等。在這里你可以看到真正的眾生平等,開寶馬的可能和騎三輪的相鄰而坐,都市白領可能和建筑民工對臉喝湯,公務員可能正在等叫花子喝完讓座。。。。。
洛陽的湯館還有個特別之處,就是可以無限量免費續湯。只要你的碗里還有半碗湯和肉,你就可以到大鍋那邊免費添滿,大師傅照樣給你加上調料、蔥花、香菜。這就是洛陽人濃濃的人情味。
當然,洛陽的美食還有很多。除了各種湯,還有七一路的刀削面,小街的鍋貼,新安的燙面角,洛寧的粉蒸肉。。。。。就連尋常百姓家里做的漿面條也能讓人回味悠長。
著名大唐國宴-洛陽水席,都被賦予了她美麗的母性傳說,和中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有關。
洛陽的美食就像家中母親做的飯菜,每一種都能讓你百吃不厭,并且帶著溫暖。
四月的洛陽是雍容華貴的,因為四月是牡丹盛開的季節。洛陽以牡丹為主題的公園特別多,像神州牡丹園,王城公園,國花園、國際牡丹園、、、、有幾十個之多。這些公園平常大多都免費對公眾開放,只在四月份牡丹花會的時候營業售票。每年這個季節,天香國色的洛陽牡丹盡綻她那百媚千嬌的笑靨,吸引著無數海內外的游客來觀賞她的盛世容顏。大街小巷開滿瑰姿艷逸的鮮花,連空氣中都彌漫著濃烈馥郁的花香。這是屬于洛陽的盛會,也是屬于洛陽人的節日。
提起洛陽牡丹,還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武則天在她未登基做女皇之前,一年冬天在長安的皇宮御花園賞雪飲酒,宴請百官。席間武則天作詩:“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第二天,百花迫于武則天的淫威,都傲雪迎春,競相開放。唯有牡丹不愿違背時令,還是枯枝一株。武后大為震怒,將牡丹貶到東都洛陽。牡丹為感洛陽收留之恩,來年在洛陽開的艷麗無比,于是就有了“洛陽牡丹甲天下”的說法。這就是有名的《武則天貶牡丹》的傳說。雖然只是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但是洛陽的確在她最美麗的季節,向世人展示了最綽約風姿。
文化里的洛陽是深情多面的。她是“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飄逸;是“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的思念;是“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送別;是“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的無奈;是“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沉重;是“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的不羈;是“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的鄉愁;也是“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凄慘。
洛陽歷經了太多興衰沉浮,留下了無數動人的的詩篇,也造就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
千年歷史,滄海桑田,朝代更迭,風云變幻。如今的洛陽,依然用她那母性的溫暖胸懷迎接著每一位慕名而來的游客,用她那盧舍那般的慈祥目光寵昵著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我愿在風燭殘年之時,還能依偎在它的懷抱,看云卷云舒,看緣聚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