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好久沒更文啦!現在恢復更文。前面幾期我們點明了文章主要的、能從23分到27分的訣竅。但是怎么才能從27分變成28,29乃至30分的作文呢?如果想要得到一次徹徹底底的“蛻變”,那么這一期對你的意義很大,請認真瀏覽,并完成練習。
(1)開頭的問題
1.不要給你的作文戴“高帽子”。假如我們寫父親對你的愛,我相信許多同學的開頭都會是這樣的:世上有一種難以揣摩的愛,這種愛是無形的,卻又是有形的。這種愛就是——父愛。 (鼓掌鼓掌)是不是寫的很好?相信許多同學都會為他豎起大拇指,但是這種文章我們讀多了就會發現,開頭把這個故事給扯大了,其實這個故事就能表現出你想說的,可你又說了一遍,想把你作文的等級“拉高”,俗稱戴一頂帽子。可這又有什么用呢?大家可以想想看這個開頭是不是能用于許多關于父愛的文章,任何主題,任何題材都可以用,不夠獨特呢?接下來為大家推薦一種開頭的方式:情景帶入法。
這種開頭的最大幾個好處就是:(1)非常新穎,簡潔明了(2)讓讀者快速融入 (3)不可替換,不是任何文章都可以使用此開頭。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提供一個情景式的開頭:“爸爸猛地把我舉起,用布滿歲月滄桑的手撫摸我的臉頰,告訴我:世上沒有他做不到的事……
大家看,情景式的開頭是不是很好寫?
2.千萬不要將開頭扯得太長,拖泥帶水。開頭,只是文章的一個總起,就好比一部電影,你前面鋪墊的文章太長,就會導致這部電影太枯燥無味。但是沒有前面的鋪墊,整部劇的結果就會顯得很突然,沒有交代。所以,一定的交代還是需要的。
(2)中間的問題
1.不要將無關緊要的話語夾雜其中,而忽略了一定的線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面這段話:“那些個美好的早晨,未見其人先見聞其聲,每個教室書聲瑯瑯,(不過有的同學卻在做別的事。)我們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你看出來了嗎?文中(? ? ? )內的語句是不是顯得很突兀?很不融合?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那說明你的語感還是杠杠滴!至于怎樣不犯這樣的毛病,就請回顧我的文章《怎樣把記敘文寫的有意義》,相信你一定會從那篇文章中收獲滿滿。
同時,也請注意?,你文章的表達必須必須圍繞一個點,進行慢慢地擴張。切記,包括說明文在內,所有文字的表達都要圍繞一個點!
2.過于雷同,顯得毫無新意。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每次寫母愛,寫的都是媽媽冒雨送我去看病,媽媽批評我,幫我分析試卷錯題;每次寫到難忘的事,寫的都是我去哪里哪里玩兒啊,我做了一件怎樣怎樣的物品;每次寫到一件好人好事,寫的都是我幫老奶奶過馬路,我給孕婦讓座……是不是被我猜準了?不過,在保持新穎的同時,一定要保證選材的健康、正面性,否則的話~別說是從我這兒學來的!(偷笑偷笑)
3.一逗到底,一段到底。我看過有些同學的文章,你敢想象嗎?我讀他的文章就像在看一篇沒有任何標點的文言文,不通俗、不易懂,而我對這篇文章唯一的看法就是:
老兄,您語感真好!不用分段也行!
請各位想想看您是喜歡看 像污泥一樣,一坨的文字還是喜歡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文字?當然又是后者。(抱歉用詞略微有些不當)
(3)結尾的問題
1.說大道理,“哦,原來又是這樣。”前面的文章、文字一切毫無瑕疵,最后關頭,沒有給讀者一個意外的驚喜。例如下面的這個結尾: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團體意識的重要性。
相信你看到這個結尾,也會“哦”的一聲噴出老血來。不過,如果用在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中,那老師一定會毫不吝嗇地給你豎起大大大…的拇指。建議高年級段的同學們不要使用這樣的結尾哦!
2.忽然結束,“我太南了,簡直手足無措。”嗯?!沒啦。看到這樣的結尾,不知道是小作者沒興趣了,還是沒耐心了。總之,就像燈泡忽然一下“黑”了,大家驚慌失措。然后,就bad ending了。我相信沒有人會想看這樣的結尾的。
3.拖泥帶水,“終于結束啦!Hooray!”這個問題比較難理解,接下來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身生之計在于青。我們正處于青年時期,而青年時代是人的黃金時代——一個人富有活力和創造性的時期。只要我們有志氣,艱苦奮斗,珍惜時刻,就必須能做到最好。讓我們記住富蘭克林的一句話吧:你熱愛生活嗎?那么別浪費時刻,正因時刻是組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
這段還是輕病患者。因為他的文筆優美,所以這個問題看的不太明顯。但是有些同學的文章也不只是為了湊字數,還是為了什么,光結尾就寫了3、4段,你說煩不煩?
好了,今天就嘮叨到這兒了,讓我們下期再見!
附:如果文稿出現別字或建議,請私信,小編會虛心接受。如要轉發,請私信!并且請尊敬他人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