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的《本領恐慌》里有一句話“強者求己”,深以為然;猶太經典《塔木德》里也說過“相信自己的判斷,這是最可靠的”;最近熱火的《摔跤吧,爸爸》,女主在最后決勝關頭,也是靠自己贏得了世界金牌。
就像阿米爾汗飾演的爸爸所說:爸爸不是每次都能來救你,你得要憑自己力量戰斗。可見,唯有自我強大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人非生而知之者,想要自我強大必須學有所成學有所長,或是名師指點或是經驗摸索,靠經驗來學習當然會有進步,然而時常轉了幾個彎才有成效,費時費力事倍功半,而閱讀是幾千年來古今中外圣賢無不推崇的學習方式,通過讀書向千千萬萬的智者學習,跨時代無邊界,是最唾手可得的學習工具。
現今中國傳統教育已經顯露弊端,學校教學只教會學生怎么學習課本知識,大大忽略了決定其一生的素質教育,然而教育改革口號再響也不可能在短期內達到成效,何況像我一樣已經離開了學校,被傳統的教育犧牲掉的一代人呢。既然已經意識到其不足,唯有自我教育才能沖破障礙,自我升華。
最近看書和電影有些感觸,深藏內心的潛能和情感也被激發出來了,認識到人生修行的必要性,因此羅列出一些看過的好書和電影,來回顧自己思想的變化過程,也可以給他人參考借鑒。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要對自我進行剖析,客觀分析自身教育情況,然后找出存在的困難和疑惑,最后對癥下藥找到解決辦法。
01、哲學與心靈
身處任何時代都有時代的局限性。在我們孩童時期,父母疲于生計日夜忙碌不已,無暇顧及作為一個生命存在于這個世界引發的各種疑惑和問題,家庭和學校對教育的認識,只是緊盯學校的考試分數,而我們也不知學習為何物,只管去讀記背那厚重的課本,在應試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學生生涯中,沒有任何心靈上的觸動和激發。
長大成人之際,卻總是苦惱不已,似乎又進入了疲于生計的魔咒之中,上一輩的思想和行為又像一個復制品一樣傳到了你這一代,只得感慨人活著就只是為了生存,而生存就是這么多磨難多痛苦。
然而并非如此,人生有許多問題是需要思考的,年幼不思考不研究,等離開學校離開父母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些問題繼而像重重的包袱壓得你踹不過氣來,而你卻只好感慨人生如此多艱。
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幸福,而幸福到底是什么,是房子車子票子?答案是否定的,物資所能給予人的幸福感是有限的,內心世界充盈的人對物質需求并不高,只要滿足生存的基本需求即可。
有人將成功視為一生的追求,將那冷冰冰的數字作為唯一標準,對擁有多少金錢房產豪車自豪不已,而鮮有人會視自己健康的身體,幸福的家庭以及對社會有貢獻為人生的成功。社會人受各種欲望的驅動,變得越來越執著越來越不滿足越來越痛苦,痛苦就是人的起心動念,而快樂就是放下的那一刻。
記《瑜伽經》里有說過,如果能體驗一次最高境界的不執著,或是一秒鐘,你就會體驗那快樂了。然而并不是說無欲無求人生就沒有任何動力了,印度有句諺語“神在心里;工作在手里。”你可以把心祥和平靜地安置在神身上,而自己隨心所欲成為玩的專家,我們知道如何享受這個世界,這便是生命成功的秘密,也是我們的人生目標及生來就有的權利。
在滿足基本需求的情況下,有時間有精力有愿望去挖掘人生的謎底,追求人生最重要的幾樣東西,比如健康、感情、信仰,在這個世界上才不會迷失。昨天已經離去,明天還未到來,只有當下才是屬于你的,大道至簡、一通百通,解決的疑惑越多人就越通透,也就活的越明白越快樂了。
書籍:《道德經》《塔木德》《瑜伽經》《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人生之謎令我入迷》《人生的五個問題》《愛蓮說》《刀鋒》《月亮與六便士》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怦然心動》《我滴個神呀》
02 、反觀自己,激發情感
日夜為生存奔波的你是否知道何為美好的人生,何為快樂的人生。從經典作品里品味多樣的人生,充盈我們的精神世界,人生沒有那么多是非對錯,只是選擇不同而已,懷著慈悲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和世界上的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價值。
書籍:《穆斯林的葬禮》《圍城》《邊城》《我們仨》《撒哈拉的故事》《簡愛》
電影:《生活多美好》《美麗人生》《吾愛吾師》《楚門的世界》《土撥鼠之日》《本杰明·巴頓奇事》《大魚》《霸王別姬》《忠犬八公的故事》《哈爾的移動城堡》《這個殺手不太冷》《陽光燦爛的日子》《初戀這首歌》《歌舞青春》
女性:《亂世佳人》《窈窕淑女》《蒙娜麗莎的微笑》《廊橋遺夢》《蒂凡尼的早餐》《卡薩布蘭卡》《la?la land》《羅馬假日》《美麗心靈》《穿越時空的少女》《千與千尋》
03 、Just do it !
很多人都說明白了這么多道理,為什么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那就是要知道該怎么做,從戰略的層面上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停止做學生,成為一個研究者,來探究事物背后的本質問題。
關于這個問題不得不說幾點體會:一是循序漸進,只關注過程不要在意結果,要保持持續不斷的投入,漸漸地答案自然會浮出水面,切記不要急功近利;二是多問為什么,自我教育再也不是學校填鴨式的知識記憶,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不斷地收集資料,進行邏輯證明推理等一些列研究;三是抓住事情的重點,人生在世要紛擾我們的事情有千千萬萬,而一個人再有能力也不能窮盡人類所有智慧,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挖掘自身潛力選擇自己熱愛的方向,不斷進取想要不成功都難呀。
書籍:《本領恐慌》《大成奧秘》《孫子兵法》《三國演義》《水滸傳》
電影:《摔跤吧,爸爸》《遺愿清單》《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教父》《觸不可及》《當幸福來敲門》《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
最后說說自己對于讀書和看電影的一點體會。
關于讀書:你獨處的時間,決定了你真正的品味。讀書是很私人的事情,一定要在一個很安靜的環境中,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脫離現實的瑣碎讓自己的思緒徜徉,精神自由最是妙不可言的。在書中你可以找到共鳴,讓你認識到人性的共通之處,了解它的起因、過程乃至結果,自己情感有了解釋得以釋放,不至于感到困惑和難以忍受,繼而是感受到快樂了。
讀一本書要看看序言,作者著作的背景時代,了解作者是基于何種愿望寫出來的,將自己放在那個時代來感受作者想表達的意思,代入主人翁的情境中感受心理變化,另一方面也從旁觀者的角度來審視角色的行為活動。
關于電影:書較之于電影的優勢是可以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充分發揮頭腦的想象力,而人對于畫面、文字和數字的感知程度是依次遞減的,畫面感給人更深入的印象,直達心底,久久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