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點,北京的夜依然五光十色,公司樓下停滿了出租車,車燈閃爍,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做為一個互聯網行業的IT民工,朝九晚五可望而不可即,陪伴我們的除了一行行的代碼,還有帶著我們在路上馳行的出租車司機。
遇上過很多的出租車司機,有的正直,上車就告誡你要系好安全帶,有的沉默,從出發到目的地,除了告訴你車費,一句多余的話都沒有。
不知道是我樂于傾訴還是愿意傾聽,每次坐車,我都堅持坐在前排,聽司機講人生、自己的,他人的,無窮無盡,花樣百出,講給他們聽,我的故事,同事的故事,笑中帶淚,點滴感悟。
有一個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山東籍的北京人,生在山東,扎根北京,他算得上是一個勵志的楷模,來北京二十多年,在市場批發酸奶,開過雜貨鋪,當過修鎖工,開出租車也有近六年的時間,他最驕傲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一雙兒女都有了北京戶口,他的樸實,發自心底,他告訴我說,只要肯干,干什么都能養家糊口,他為了500塊錢,可以在連續工作十二個小時后從北京開到天津,除去安全問題不說,那份堅持足以讓人心生愧疚,有多少人可以為了掙錢放棄休息,放棄陪家人的時間,連續不間斷的工作還無怨無悔。
還有一些抱怨型的司機,抱怨其他司機不會開車,張口就是:這個傻X,抱怨現在拉不到好活,都歸咎于打車軟件的興起和使用,抱怨公司扣錢多,抱怨國計民生的,總之抱怨的種類繁雜,也算是開了眼界。
今天的出租車司機是我喜歡的類型,他讀過很多書,也很愿意讀書,從他的言談中就能聽出他獨特的見解、文雅的語言和他讀的書是有莫大的關系的,小時候學校里有一面墻,上面寫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那時不明白其含義,只覺得讀書是一件偉大的事,現在從出租車司機身上,我懂得了即使不能讓中華崛起,也可以為中華添磚加瓦。
聽著出租車的話,我又想起了那些講故事的司機們,不自覺的笑了,有的說外國人打車說要投訴他繞路,其實不繞路的原因是因為走別的路會堵車,有的說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他幫乘客主動提行李,乘客卻指責他走的路不對,可是司機問她的時候她一直在打電話,有的說有些人不自重,想通過亂搞男女關系抵消車費,司機憤而直接把她趕下了車,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大城市的夜很長,燈光很亮,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你是不是和我一樣還在路上,在路上堵著車亦或者是在路上聽著歌,我又望向了窗外,通往通州的城鐵還是人滿為患,大街上行人依舊匆匆,有人說我很累,壓力很大,有人說我很孤獨,我很害怕。
我不禁想起了汪峰的《北京,北京》,我們在這活著,我們在這死去,小的時候,這個城市離我很遠,我以為那繁華都與我沒有關系,長大后我才知道,原來只有到了晚上我才能欣賞這一抹繁華。
夜更深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和我一樣還在路上,夜很黑,路很長,我們為了各自的理想跌跌撞撞,時而分不清方向,時而周遭都變了模樣,此生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