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條:7-160 (《詩經》越讀越喜歡),這本書對詞的釋義都給出了出處。
今天讀的國風之周南第7首 《兔罝》
《兔罝》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肅肅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肅肅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詩的主旨
這首詩共三章,歐研修《詩本義》說著這一篇“美武夫忠勇說”,贊美武夫的詩。《詩經注析》說這是一首贊美獵人的詩。
崔述的《讀風偶識》說“余玩其詞,似有惋惜之意...", 詩人惜之曰:”此林中之施兔罝者,其才智皆公候之干城、公候只腹心也“。
惋惜之情,顯然言外。這段話頗能體會詩意。
寫作手法
1. ”借代“的手法
”借代“是后世詩人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始于《兔罝》。
詩人借”干城“代”保衛國土二有才智的武士,以“腹心”可信任的人能盡忠的臣下,形象生動。
復習倒文以協韻和疊詠體
2. 倒文以協韻(上一篇就有)
中逵, 中林, 腹心
3.?疊詠體:
國風中的詩篇大多是疊詠體,語句反復,排比,層層遞進,朗朗上口
相關知識,注解
1. 兔罝:(罝jiē或jū)捕捉兔子的網;也泛指捕鳥獸的網。
2. 肅肅sù sù:形容網目細密。
3. 椓zhuó:敲;捶。椓,擊也。從木,豖聲。——《說文》3.?
4. 丁丁zhēng zhēng:象聲詞,敲擊聲,伐木聲。
5. 赳赳jiū jiū:
威武雄健貌. 清 李漁 《慎鸞交·卻媒》:“那知道 陳平面目子房身,不盡赳赳似武臣。”
6. 武夫:?武士; 勇士. 武夫力而拘諸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7. 公侯:?公爵與侯爵。周代統治階層的爵位,公侯伯子男,這里是泛指。
8. 干城gān chéng:
干:盾,捍衛
9. 逵kuí: 通各方的道路。后也泛指大道.
這首詩里的“施,仇”在之前的學過,已經掌握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