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打破僵局
原文:
在許多甚至大多數“困境”中,來一場開誠布公的談話仍然是有必要的。通過講述對方的故事反而增強洞察力之后,如何在此基礎上促成與對方的建設性溝通。
首先,在表達自己的立場之前,先講對方的立場。人們傾向于—上來就講自己的立場,但是更穩健的做法是先總結對方的觀點。為什么?因為在總結對方的觀點時,你能夠同時得到兩方面的收獲,—方面,你證明了自己確實做到了準確地講述對方的觀點。如果你的理解是正確的,你就可以進—步談下去;如果你的理解是錯的,對方就會糾正你,對方的糾正有助于你了解此人是如何看待問題的。這兩種情況都可以使你避免在誤解對方觀點的基礎上繼續談下去。另—方面,總結對方的觀點,表明你比那些感覺受到了誤解的人更理解對方。那些感覺受到了誤解的人更有可能接納你的觀點。認為自己不被理解的人會不時地尋找機會表達其觀點而不是傾聽你的觀點。反之,一旦你表現出真的理解了對方的觀點,對方傾聽你的觀點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你可以這樣概括對方的觀點:“我對你會怎樣看待問題進行了考慮我,想對你說說我思考的結果。請聽聽我對你的理解是否準確,或者是否漏掉了什么要點,然后告訴我。
I:
what:片段講的是,在交談中表達出對他人觀點的理解、傾聽,自己表達觀點時也更容易得到接受。
why:在交談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時,即使別人在講,如果立場不同,就容易逃避、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抵觸反對,一旦自己開講,又急于兜售自己的觀點,這樣剛才你對他人的忽視或者抵觸,也會同樣發生在自己身上。這樣談話的氛圍和質量都不會高。
where:應用在交談時雙方觀點不完全一致卻又想達成一定共識的時候。
how:
1.復述對方的觀點,表明自己有用心在聽(近期拆的溝通書籍中,都有一個大的前提就是向對方表示尊重,不論是用肯定夸獎,還是復述觀點,都在表示自己有尊重對方有用心在聽)
2.向對方求證自己的復述是否有理解偏差
3.明確復述無誤后,逐步開講自己的觀點
A1:
影視作品中,許多領導講話時都有一個套路就是“剛才某某某說的某某觀點,我認為非常好,接下來我補充幾點……”
這些領導作為人精,這種套路也反應出他們溝通能力的強大。
我爸媽斗個嘴,總是各說各的,聽對方的話也不認真,聽了幾句就開始反駁,然后笑對方“怎么跟你就是說不明白”。其實有時候倆人說的意思是差不多的,還是因為沒有理解對方的意思就先開始反駁體現自己的優越感,覺得自己更明白更懂。
A2:
他們斗個嘴,就隨他們玩,如果情緒上來了,我就可以去協調,問他們各自“剛說的你聽懂了嗎,什么意思你告訴我”,由我來引導他們完成總結對方的觀點,然后互相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