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錢老的《圍城》,方鴻漸回國后住在自己家的第一天,方老太為了給他接風洗塵,做了一桌子大兒子喜歡吃的好菜,像:煎魚鱔絲,醬雞翅,酒煮蝦,西瓜煨雞....(單看這菜單,當時方老鄉紳家說不上富,應該也不大窮)
不過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最后那道“西瓜煨雞”,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湖南人,一“炒"字足以應付大部分湘菜,對于“煨”這個烹飪的動作是比較陌生的,還是西瓜皮作為容器用來煨雞,上網查了下,還真是有這么道菜,據說是蘇州的一道名菜,在陸文夫的小說《美食家》也有這么一段:朱自冶與人聊天,說到西瓜盅(即西瓜煨雞),它是選用4斤左右的西瓜一只,切蓋去瓤,皮外飾花紋。再以嫩雞一只,汽鍋中蒸透,放入西瓜中,合蓋后蒸片刻,即可取食。食時以鮮荷葉一張襯于瓜底,碧綠清涼,增加興味。
想必最難的一部分應該是西瓜皮的處理,皮不能太薄,容易斷開,乘不了湯。切蓋的時候要掌握好分寸,太上或者太下都不行。不過夏日炎炎,上來這么一道清新的菜,且湯鮮美,足以開胃,聽說還有補血健脾的功效。
附上家常做法,(根據美食杰菜譜參考作了實際調整)
主料:雞(一只)
輔料:西瓜(一個,根據雞的大小挑選西瓜大小),火腿,香菇,冬筍 適量
調料:黃酒,鹽,姜,蔥
做法:
1.將雞敲斷腿骨,斬斷脊骨,頸骨(均不能破皮),洗凈-買的時候可以讓人處理好
2.蔥打結,姜切片備用
3.冬筍洗凈切薄片后放開水焯熟備用,香菇洗凈切片。
4.將雞放入炒鍋內,加清水,置在旺火上,燒沸后撇去浮沫,繼續燒5分鐘
5.將雞取出洗凈后放入原鍋內,移在小火上,燒至八成熟取出,放入湯碗中;
6.原湯鍋加精鹽、黃酒燒沸,撇去浮沫,倒入盛有雞的湯碗中,放上蔥結、姜片,用一個圓盤蓋有碗上,上籠用旺火蒸約30分鐘至酥爛后取出,揀去蔥、姜;
7.在蒸雞的同時,用小尖刀在西瓜(選擇圓正的)上端(約西瓜五分之一處)刻鋸齒形刀紋(深至瓜瓤)一圈,取出上部作瓜蓋;
- 挖去瓜瓤,在瓜皮上雕成圖案或文字,放入沸水中燙約2分鐘,至瓜皮變色(瓜內不能滲入沸水)放在大碗內;
- 將雞(胸脯朝上)放入西瓜內,倒入煮雞的原湯;
- 將火腿、筍片、冬菇片,相間整齊地排放在雞胸脯上;
- 蓋上西瓜蓋兒,上籠用旺火蒸5分鐘取出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