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籍:《見識》吳軍
001 生日和忌日
正如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生日,你有沒有想過,每個人也會有一個忌日?
對于自己的生日,我們早已爛熟于心;可對于忌日,我們卻一無所知。
也許它是在草長鶯飛的暮春,在酷日炎炎的盛夏,在碩果累累的金秋,在寒風蕭瑟的隆冬。也許是在明天,在今天,在昨天。
總之,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們無從得知。但唯一確定的是,一年365天里,一定有一天是屬于它的。
這是我上周在讀到王瀟的新書《時間看得見》時,才猛然意識到的一點。
吳軍老師在《見識》中也寫到,正常人壽命的極限大約是在115歲。所以,你猜自己這輩子還剩下多少天呢?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人生有了一個截止日期,你焦慮了嗎?
生命有限,我們必須學會挑選重要的事情去做。
002 重要的事情
如何才算是重要的事情呢?吃飯、健身、讀書、工作……這些好像都很重要啊!
的確如此,每個人在身體、靈魂和金錢方面都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需求。但即便這樣,我們也依然可以將它們進行比較和排序。
站在一生的高度去思考,決定好哪些事情必須做、哪些事情不做也尚可,然后列成一個清單,從清單上最重要的一項開始行動。有些人把這種清單叫做“遺愿清單”。
這,就是向死而生。
在事業(yè)的選擇上,吳軍老師還提到了一個頗有價值的觀點。他說他之所以離開騰訊和谷歌,是因為他明白了那些事情沒有他、別人也能做;而有些事情,比如說寫《見識》這本書,只能由他來做。
選擇取代性低的事情,這也是一個幫助我們進行決策的有效思路。
003 珍惜生命
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們只能挑選一部分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可即使是這樣,時間也依然緊張。
吳軍老師說他只爭朝夕都完不成清單上的所有事項,因此他回絕了很多飯局、應(yīng)酬。他說他節(jié)省的不是時間,而是生命。
而我們呢?是否卻還在漫無目的的刷著微博?是否也曾“身不由己地”參加過很多無聊的聚餐?是否在做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
珍惜生命,就是做減法,專注于少數(shù)重要的事情;也是做加法,通過不斷積累人生的深度和寬度,從而收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