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本書,還有一部電影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聽這書名,相信大家或許會很熟悉。一本講述一個固執的老頭一心想死的故事,卻在陰差陽錯之中讓他萌生了想要活下去的勇氣,當他放下想死的想法,他卻死了……遇上這本書,一個很偶然的機遇,起初被它的書名所吸引, 之后開啟了想要看它的欲望。
事實證明,我的選擇很對,我喜歡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關于生與死的問題,一個關于反映社會種種矛盾的故事,從這個小故事之中,我似乎了解到人性所面對死亡時的選擇,大都的人或許都愿意好好的活下去,而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歐維卻想尋死,一個59歲的老頭孑然一身,曾兩次想要自殺,卻被鄰居所打擾,也正是遇上了這些人,他有了想要活下去的沖動。
其實或許在生活之中,這樣的矛盾也會有,但是對于那樣一個炙熱的內心,我們或許沒有真正去了解過。
就像書中所寫: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有那么一刻決定他們將成為什么樣的人:是不是愿意讓別人騎在頭上。你不了解那個故事,就不了解那個人。
我們所沒有經歷過的,我們只能是旁觀者。即使你了解過那個故事,或許你也不能徹底明白那樣一個人。
在看這部電影時,我會覺得結尾之處很感人。歐維他想要尋死,其實大都的原因是歐維的妻子索雅死了,而她是他最牽掛的人。
可惜她已經不在人世,或許是這份濃烈的愛,在索雅逝世6個月之后,他決心要尋死。第一次,他選擇上吊死亡,可惜被新搬來的鄰居所打擾;第二次他選擇煤氣中毒來殺死自己。可這次,他也沒有死成。第三次他想臥軌自殺,卻在偶然之間救了別人一命。而在這個過程之中,他似乎感受到來自他人對他的愛,對他的幫助。這樣固執的老頭,最后與鄰居相處融洽。
小說的手法也很吸引我,在描述歐維兒時的故事,作者加入了插敘,吸引眼球,從一開始便設下一個懸念,歐維為什么想死?而在故事之中,歐維的妻子這個形象可以說與歐維是有所矛盾的。索雅是一個樂觀、樂于助人、浪漫的女人,而歐維話卻十分少,而且歐維是偏向理性的一個人物,也并不浪漫。這樣的他為何索雅會喜歡?
我想或許是因為歐維讓人感覺踏實吧!雖說歐維是一個固執的人,但他十分有原則。堅持自己的看法,為人誠實,只要認準一件事,他就會一如既往地去做,他珍惜時間,喜歡薩博車。也就是這樣一個男人,也深深的映入了索雅的心里吧!
在小說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歐維的新鄰居,是一個懷孕的女人,她的作用很大,可以說起到了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在我心里她是一個大大咧咧的女人,而且自己也有能力有想法。喜歡樂于助人。
而歐維卻喜歡獨來度往,也正是這樣歐維并沒有太多朋友,反而受到許多人的埋怨,而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 或許在別人看來他太固執了,他太不近情意了。
小說與電影相比起來,我還是更喜歡電影,同樣覺得很暖心。在與惡勢力的搏斗下,他們贏了,或許很多時候,人是需要別人幫助的,一個人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去做。總有人需要幫助。
在這短小的故事之中,我看到了生死,也看到當時瑞典政府的一些不足之處。是生還是死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而我更清楚的是,人的生命是珍貴的,就算是一個平凡的人,相信他都是獨一無二的,生的權力是不應該被剝奪的。或許有時候,我們遇到一些困難會覺得想死,但是其實想一想沒什么過不去的,睡一覺又是新的一天了。想一想自己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見過,還有許多人沒有遇見,又怎么能逝去呢?
或許有些人崇尚櫻花之美一般的死亡意識。但我卻覺得,這一生都沒有走完,你怎么就知道這時候的你達到了頂峰?這時候的你就是最棒的你?以后的事情是會變化的,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
有的人光是活著就已經花了他所有力氣,而我們為什么要結束自己的大好青春呢?
看這個小說總讓我想起余華的《活著》當這個世界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沒有親人,我們還要繼續活著,活著不是為了生活而活著,而是為了無愧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