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SNOW 時間:2018年10月18日8:00-9:00 整理:琴娜
1.青春期少年學習有困難,如何支持到他?
? ? ? 有一個關鍵詞就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有什么特點呢?他的人生進入了第二個快速發展期。這時候TA的很多內在的力量都會爆發出來,所以他不會像小學階段那么愿意去聽父母的話。更不會像幼兒園階段,父母說啥都蠻容易影響到他的。
? ? ? 遇到了困難,大家想想看,這是誰的困難?首先確認這就是孩子的困難,然后呢,他自己有沒有感覺到困難本身。啟發式提問跟進,和他多一些交流共情。想想看,一個人遇到困難的事兒是怎么樣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遇到過,當那個困難在我們面前的時候真的好沉好黑好硬啊。尤其是我們的求學階段,當我們初中高中學業慢慢困難,就是學業的難度加大更加綜合復雜的時候。大家可以想象得出那種狀態。
? ? ? 所以這個時候,關心孩子是放在第一位。讓孩子知道我們知道他碰到困難了,我們知道他也盡力了,我們知道他現在是這樣一個不太舒服的狀態,我們去關心他,關愛他。然后可以問問他需不需要一些什么樣的幫助。所以自己在做決定說出來之前一定要先問問孩子。“你覺得爸爸媽媽在什么樣的地方可以幫到你?”一定要先問他,讓他自己去思考。然后聽孩子講出來他的困難,看看是不是有一些是屬于我們做家長就能夠去做的啊。不管怎么樣,孩子會給你回復的。就按照他的先做,然后看一看結果是怎么樣,如果還是沒有能夠很好解決這個問題,和孩子可以進一步的探討,“你看看,好像這個還是有點進度緩慢哈,你是不是還是感覺這個事兒挺困難的,那看看需不需要其他什么樣的幫助啊,我們很愿意支持到你。”
? ? ? 其實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做一些判斷,孩子在這個學習上的困難可能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比如說,可能是曾經的一個學習模式造成的一個困難呢,還是說這個學科他有可能是不太擅長的。這都很正常,按照八大智能來講的話,每一個人不可能在每一個智能分布上都是優秀的,對嗎?有些地方優秀,有一些地方,可能中等有些地方可能就會有一些欠缺。我們首先是接納,這是很正常的,這并不是孩子不好不努力。這并不是孩子的錯啊,只不過當下,因為畢竟要面臨學業的考試。
? ? ? 但是如果能夠有一些方法幫到他,我們做父母的自己有能力做到的,當然要盡可能去做。那么可以問問他啊,這個就算孩子如果沒有想到還是可以用,畢竟到了青春期,估計也是小學高段和初中、高中這個階段了。因為如果在公立學校體系,孩子就必然面臨要考學考試。這是他這幾年回避不了的一個課題責任。在這個時候可以去幫助孩子尋找一些外部的專業的幫助。記住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來做啊。尤其孩子到了青春期,有些爸媽可能自己學歷也挺高的,也能夠解決孩子碰到了困難。但是我不太建議父母輔導孩子學業,一來因為有可能自己工作已經很辛苦,回來還要輔導作業難免有時候會有情緒。二來畢竟這個初中高中學習過的內容已經是很多年以前了,現在會有一些變化。第三專業老師是花很多時間精力去耕耘。綜上所述,我們沒辦法在同樣的時間內真的給他孩子很優質的輔導,提綱契領的,有一個讓孩子能夠舉重若輕的這些方式方法幫到他。
? ? ? 如果是這樣的話真的不如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我想在最后再加一個內容跟大家分享就是如果真的需要孩子去進行學科的一種外界輔助的時候,我們如何去選擇。如何選擇外部資源是非常非常關鍵的。
? ? ? 2.媽媽如何支持到孩子分離?堅定的部分如何界定界限?
? ? ? 首先我們看看什么是分離。分離就是成長,分離就意味著成長。所以分離是必須的。分離是會痛的,雙方都會有痛。難的是我們作為家長要忍著自己的痛啊,會有不舍哈。
? ? ? 我們來看看人生的分離,人生的第一次分離是嬰兒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的時候。所以我們可以看一下生孩子的那個痛啊,群里應該會有自然生產的媽媽。然后可能也會有一些爸爸是看到過媽媽的這個自然生產順產的。我們可以想可以感受得到,那種痛啊。孩子不痛嗎,還是痛啊,他容易嗎,不容易呀,想想看他從娘胎里面羊水中泡著舒舒服服的是吧,吃喝不愁啊,這個溫度也合適,在愛干啥干啥,所以很舒服。但是生命走到這個階段他就必然要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不然就意味著窒息死亡。所以這個時候他得從那個狹窄而陰暗潮濕的產道中,自己鉆出來哈,后面還被宮縮給推動著推出來,一邊推一邊鉆一邊推一邊鉆。容易嗎?不容易啊,所以孩子一般出生以后你看哇的一聲大哭啊。所以這個旅程很不容易,這就是第一次分離啊。
? ? ? 那么人生的下一個分離,什么時候到來呢?如果孩子是吃母乳的。斷奶,這也是一個分離啊。然后再下一個分離呢,什么時候呢?本來孩子零到三歲是生活在家庭當中的,這就好比一個子宮啊,“家庭子宮”。那么下一階段要去哪里呢,上幼兒園咯,這也是一個分離哈,所以這個分離意味著從家庭這個空間走到外部的空間。那么下一個階段的分離呢,從幼兒園這樣一個實驗室,實驗性質的一個小集體到一個小學階段對嗎?然后慢慢地伴隨成長階段幾個比較明顯的分離,但是真的分離是人生的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啊。除了這些階段,在我們人生會有很多,比如離開原生家庭,離開原來的單位呀,或者離開原來的職業,離開原來的工作。這每一次都是一種分離,那你都會有痛啊:到一個新的空間,會有迷茫,痛苦,困惑,彷徨。然后呢?在此重新經歷一番,那么經歷過來之后就是成長就是更大的空間。所以成長必須分離,是成長都會有痛。那么人生命最大的一個分離是什么?就是死亡,最終都會有這么一個分離,就是跟這個地球進行一個分離,給更多的生命騰出空間,所以這個分離也是有巨大的意義,也是一種成長。
? ? ? 那么媽媽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做一些什么呢?因為這也是媽媽的一個分離,同時這個時候還得幫助孩子做一些課題。分離的時候大家都痛,所以首先要看到那個痛,但是不要被這個痛給嚇到了,穿越了痛,以后就是心理上的成長。這是一個成長的機會,只是在這個痛苦當中,不要留下一種創傷。
? ? ?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慢慢一方面自己要忍著自己的痛,自己去成長,另一方面呢也要幫助到孩子。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具體什么樣的方法呢?首先要看這個痛孩子接受的程度怎么樣,如果有些孩子在這樣的一個分離當中,他有一些創傷性的回憶,并且這個創傷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療愈的話,那么再次面臨時他的的時候,可能情緒反應會很大。那么在這個時候呢,媽媽可以把這個分離的適應期或者分離的時間,適當拉長。比如像上幼兒園,有些孩子可能一個星期就不哭了,有些孩子可能要十來天不哭哈,有些孩子可能要一個月。有些孩子可能要兩個月才能適應。那么這個是根據孩子的情況,你把這個階段可以拉長。但是在這個階段中你要第一信任孩子。你要相信這個分享是他一個成長的需要是他這個生命個體內在的需要,他可以有能力去穿越的。那第二個方面他有痛苦的時候,我們可以共情他去聆聽他,去看見他的那種痛,然后也看見他的穿越勇氣,去鼓勵他。去傾聽他分離那階段所有發生的事情。然后也可以幫助他在分離后那個階段的群體中的關系建議,讓他喜愛上那個群體,在那個群體中建立新的連接建立新的互動,這樣他又很多愉悅的體驗。所以如果這樣的話,那這個分享的階段就會穿越過去,孩子就成長了,然后這樣的一個穿越的階段,會成為他人生很寶貴的一個經歷。所以當下一次分離來臨的時候呢,他這一次的經歷會成為他很好的一個支持點跟鼓勵點,他會發現他是可以的,他會發現,當他面臨分離是那么不舒服的。痛苦的時候,原來他也是可以去穿越的,所以這都會成長,成為他的成長力量。
? ? ? 3.小學生碰到學習上,體育鍛煉時的困難就退縮,該如何幫助他?
? ? ? 我們要接納,因為人人都會有碰到困難的時候。哪怕是我們現在的人生階段,看看我們是不是也碰到過很多困難,也許現在正面臨著一些困難,也許困難來臨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想逃避就想退縮,甚至在那邊拖延是不是?我們可以想想當我們這樣的時候,我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家人對我們進行指責說教,我們啥感覺呀,肯定就特別不舒服,特別煩躁,你會想:自己已經夠難的了,還這么對待我。這樣,你首先看見他碰到困難了,看見兩個字啊,看見即療愈。你知道他有困難他遇到難處了,他遇到這個困難不是他不努力,但是那個困難真的就是很真實的一種感覺。你可以啟發式提問,問問他:這個困難,具體是哪方面的?他覺得哪個地方是阻礙他去做這個事情啊?經常問她,那你想想看什么東西在阻礙你去做這樣的事情呢?用啟發式提問,要收集材料,你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孩子。畢竟他是小孩,我們是大人。我們幫他去啟發式提問,讓他養成一個思考習慣:我碰到困難,并不是說退縮就OK,原來我碰到困難也是正常的。
? ? ? 去問問你家孩子他的困難點在什么地方,這樣一個困難點呢,他有沒有什么解決方案,他有沒有解決辦法。如果他有的話你看看他提的那幾個方法是屬于哪些方面的。如果是屬于我們家長自己的范疇的,那我們就很容易可以調整。但如果他是屬于外部環節的,比如有些孩子,我就不想做,我希望作業少一點,我們去評估一下這些作業少一點是不是真的可行。如果是并不是說這老師實在是作業量大得不得了。那一般來講他只是稍微有點大我們要相信孩子可以去hold住。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如果家長這個時候真的跟孩子去了解他的困難意愿,知道他碰到難處真的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狀態,你知道他碰到難處了,這不是他的錯啊,不去指責他。你看看他的困難是什么。基本上如果家長做到這一步的話,孩子的力量就會長出來了,他就沒感覺這事兒那么困難,因為他發現有人在她旁邊一起在面對這個事兒。然后兩個人共同探討啊,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去啊,看看可以。做一些什么啊,反正把這個能量跟時間放在積極的方向可以做一些什么幫到他自己。千萬記得要讓孩子卷入到這個過程當中來,自己也去卷入到過程當中去。誰也不要去主導。我們只是說去引導和推動啊,兩方的意見都很重要,尤其是孩子自己的意愿,更重要。
? ? ? 但是畢竟孩子在認知上,會有一些還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我們提供信息供他參考,我們提供一種可能性,讓她來做選擇做判斷。而且這些信息我們提出來以后等于擴展了孩子的一個認知面,然后呢,讓他學習培養判斷力和思考能力。如果眼里沒有孩子,沒有他的困難,也不去聆聽他的一個狀態的話,就想著要把問題解決掉,是沒有這樣的方法的。就算有個短期的方法也不見效,關鍵孩子從中并沒有得到成長。
? ? ? 你需要和孩子談談具體是什么情況,如果是孩子的困難只是一種感覺,還是他真的碰到什么問題,這兩者是有區別的。他有技能但缺乏技術這是兩個概念,有一種情況是孩子技術技能都沒啥問題,但是他就是會感覺很困難。所以就得從感覺入手,那也就意味著之前他在做類似事情的時候,他的體驗感是很差的。他感覺是很不好的,只是被逼著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慢慢的他對這件事情,哪怕有能力去做,他的體驗都是不好的。所以這就會形成他做這個事情的一個阻礙。
? ? ? 那你去看看,這感覺是如何形成的,這感覺是不是家長給予她的。如果是家長給他的話,可以跟孩子直接簡單地說“對不起,媽媽以前這樣的方式讓你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感覺很不好,你希望我們是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幫助你呢?”或者說你也可以自己做一個調整。這個是很容易的,可以做到。但也許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是外部給他,那種感覺很差的話,這個時候。除非外部這個是屬于重大創傷性的一種的互動。家長可以不去干預,要相信孩子,慢慢隨著成長,他是需要去應對更加復雜的環境及各種關系的,這個能力就是這么培養出來的,獲得他的內在的力量或者獲得他的逆商。如果外部這種關系是有巨大創傷性的話,我是非常支持家長要去接過來的,要介入去處理的。
? ? ? 那如果孩子真的是碰到技術跟技能上的一個困難的話,那么只能教導了,慢慢教,慢慢示范。但是同時要注意的教與示范的過程當中,如果讓他體驗感非常好,慢慢讓他發現這么難的事兒,不會的事兒,他也能夠這么有趣地把它解決掉,這會形成他一整套寶貴的人生經歷。這部分也會支持到以后他碰到困難的時候運用什么樣的方式幫助自己去穿越這個困難,并且從中獲得能力的培養,獲得成長。所以處處都是機會呀!
? ? ? 4.學校里遇到潛規則,孩子覺得不公平,(比如連社團課都沒進,就直接進校隊了)該如何引導?
? ? ? 大家會發現,隨著孩子慢慢的年齡增長,從家庭出來,碰到更多的事兒,接觸到更多接觸面之后呢,他慢慢的會跟這個社會有一些邊緣性的碰撞,一定會有這樣的一些機會。所以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就非常重要,這直接影響到將來是孩子怎么去成為一個社會人。首先呢,這個問題會遇到一個比較重要的課題,就是每一戶家庭自己的文化價值觀。所以每個家庭可以去理理,自己這個家庭的文化價值觀是什么,或者是說關于為人處事你希望自家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一個人,這個是相當重要的。
? ? ? 這里講到這個潛規則,其實就是不公平的外部。我們想想看,其實整個世界沒有一種絕對的公平,只能是相對的公平,我們國家確實有些國情特別特殊的情況,這個潛規則確實有一定的比例。這不像西方的民主社會,相對來說也會有一些關系的資源與做法,但是可能更加有民主意識,民眾挺敢講,社會給民眾說話的機會,我們國情不同。每一個人都受三大環境的影響,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所以我們要非常客觀地認識到人是受這個環境的影響啊,不同的環境,它是有不同的滋養的地方,它有不同的文化啊,它有不同的意識形態等等,但是這僅僅是不同而已。
? ? ? 首先我覺得孩子的一個首要任務是發展自己,他不會被所謂的不公平的局部的一個環境素影響到他發展自己的機會。這樣的一個觀點,不知道你是否接受。因為畢竟孩子力量薄弱,或者說我們一個家庭單位的話力量也薄弱。如果跟社會上的諸多不公平去抗衡對抗,甚至是說把精力消耗在這個地方,或者是因為有這樣的一個存在而沒有辦法去發展自己,這樣就會比較遺憾。
? ? ? 除非所謂的不公平,侵犯了自己的巨大的空間,影響到自己沒有辦法去發展了,甚至是造成巨大的創傷,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是鼓勵要用正當的方式、用正義的角度去表達,然后呢,獲得自己正當的一個空間,我想鼓勵你可以運用一些資源去表達,去抗爭。
? ? ? 孩子感覺不公平,首先我們要看見他的感受,他是很難受的。他感覺不公平,所以我們要看見他,我們要去共情去傾聽。也可以說確實這樣給別的孩子造成的不公平啊,不然的話呢,這個足球隊可能可以多一個名額。那也可以問問孩子是不是這個一定要先進社團在進足球隊。是不是有這樣的規定必須這樣做。也許根本沒有這樣的規定。這個時候一定要和孩子多聊多聽,讓孩子盡情表達,何嘗不是一種收獲呢。然后通過我們的陪伴,跟他一起站在這個他的角度去經歷一下這個事兒。很多時候孩子就緩解了他就覺得這事兒哎呀也正常也沒辦法。所以反而能夠在他的內在空間呢多了一些開闊。因為一個人心胸越是開闊,他越是能夠穩定。
? ? ? 所以這是一個過程,家長在孩子面臨這樣的事情有這樣情緒的時候,是非對錯先放旁邊,先傾聽,陪伴他。我們再想想看這件事情給你家孩子有沒有什么樣的影響。如果這個給你家孩子并沒有什么樣的影響。那你就好好的把自己的事兒干好。為足球隊服務好,把你的球踢好,這是不是為你的足球隊服務了呢?你就可以發揮你的貢獻呢,你就有你很廣闊的空間。所以教孩子積極關注看到好的地方,他可以做的地方,他可以作為的地方,而不是把注意力聚焦他聚焦到他不可作為的地方。這可能也是一種教導啊。然后呢,如果這事兒呢,影響到你家孩子,比如說,因為這個孩子沒進入社團直接進足球隊,然后你家孩子的名額就被卡出了。就正好有這么重要的一件事兒發生,那我們問問孩子那需要媽媽幫你做什么啊。有沒有需要跟老師溝通一下,讓你也去參加一下足球訓練啊。看看他有什么樣的需求,這個時候很重要。我覺得另外一個地方最大的一個需求空間是什么呢,最大的一個需求空間就是你如果真的名額被擠掉了啊,咱們外面這個這個足球社團很多我們依舊可以去踢球,不影響你。不管外部真的發生一些不太盡人意的一個事情,我們可以想想我們的空間在哪里,這樣就拓展他的思維方式,又成為了孩子的一個富貴的經歷。
? ? ? 所以孩子這個整個過程當中呢,孩子是不太容易的,所以我們去陪伴啊,去傾聽他的一些,想法情緒理解到他并且對他進行關愛,尊重他的想法和選擇相信孩子呢,可以從這個過程當中獲得成長,他能夠穿越這樣的一個事件。然后再盡自己作為家長的可能,比如說我們了解外面的足球資源,我們有這個金錢資源,我們可以支持到孩子,讓他去好好踢球。
? ? ? 5.男孩,十一歲,睡覺需大人陪睡,不能獨立睡覺。討論和嘗試過多次,都沒有徹底養成獨立睡覺的能力。因為睡覺時,晚上關煩睡覺他覺得有鬼,非常害怕。這幾天開始,開著臺燈,獨立入睡。但到十二點至一點每天都會醒,醒了之后,他要么開著燈睡覺。要么有大人陪才能入睡。他自己有一次也問我:媽,我為什么晚上中途會醒,醒了之后自己無法入睡。他自己也很煩惱。
? ? ? 十一歲的孩子呢,是男孩兒,是需要獨立睡覺了,到了一個可以獨立睡覺的年齡了。
? ? ? 有一個細節,他覺得有鬼,非常害怕,我注意到了。黑暗對孩子來說,會有一種吞噬性的壓力。這樣一種黑暗,有可能會嚴重到讓孩子都沒法動彈。那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沒法獨立睡,這樣的恐懼讓他沒有辦法睡好,也心疼那個孩子,這些部分是孩子本身沒有辦法控制的。
? ? ? 那有幾個點啊,你自己去梳理一下。如果他中間會醒,醒了以后開著燈入睡。已經到了這個階段,那就可以持續地進行下去,醒了可以繼續睡,因為孩子能繼續睡的話呢,也是睡得很快的,大人的房間開著門是不是會有幫助。這個是可以去做的。
? ? ? 然后我看到最后他是有時候中途醒了之后無法入睡。這個情況的話,確實你要注意了。目前這段時間,他有需要的時候陪伴一下,但同時要尋找一些解決辦法,看孩子的恐懼能量這么大是怎么形成的。可能可以給孩子做一個直接的介入跟干預,看看他的內在世界到底是怎么樣一個情況,或者他這個潛意識狀態是什么狀態,或者是他有什么樣的一個恐懼性的經歷,就是說他的恐懼能量這么強,到底是從何而來的。這個你是需要給他一個干預了,一個專業的干預。那么在這個階段過程當中啊,別強迫他單獨睡,能夠去陪呀,可以去陪她一下。
? ? ? 看到一個恐懼能力還是蠻強的嘛,他會對孩子很多方面都形成影響,所以要盡早去干預。
? ? ? 6.如何為孩子選擇學科的培訓?
? ? ? 在前面呢,我跟大家聊了一下,怎么給孩子選擇一個學科培訓。大家都很清楚,如果我們的孩子進入公立教育體系去學習的話,那他要到初中,初中之后要中考,中考以后還要參加高考。那這幾年呢,他是必須要走在應試這條道路上的。盡管我們都很清楚應試的種種弊端,但如果已經走上了這條路,那就在這條路上是得好好走。因為我家老大初二了,我跟他怎么說這個高考中考呢?這是人生這個階段的游戲闖關,它僅僅是游戲闖關。
? ? ? 闖關過程當中確實會培養出不少的能力,比如你能靜得下心來,你坐得住冷板凳,你有堅毅的品質和堅強的意志力。甚至是說有一些學科,可能你不是很感興趣,會有些枯燥,你可能要去長時間的做一件枯燥的事情,并且還要想辦法把它做好。你要面對一些競爭啊,要撐得起這個壓力。這就是應試教育它可能培養出的孩子的能力,所以說它并不是一無是處。既然走在應試教育的道路上,這就是我們必須要闖的關。
? ? ? 孩子都喜歡游戲,他就特別能理解。既然要闖關,我們就好好闖,好好做好準備,身體體能、思想上、技術上都做好準備。在闖關過程中最好還有些愉快的感受,闖關也有闖關的成就感。這就是我理解的應試教育,也是我和孩子們聊的,這是我們面對應試教育的一個態度。但是同時我們也清楚應試教育的弊端,確實過度競爭,甚至有一些學校孩子們因為過度競爭而彼此冷漠,這是特別遺憾的部分。然后呢,這個除了過度競爭,他所培養的一種思維模式是追求標準答案,追求一個唯一答案。你要知道,人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是沒有唯一答案的。所以在這個初中高中六年的一個人生黃金時期,如果孩子接受了這樣唯一性的一個教育,那真的對他人生影響太大了,所以這塊我們和孩子也可以去聊聊啊。
? ? ? 中考高考是眼下很重要的要闖的關。它的弊端就是可能讓很多孩子思想僵化,活力喪失。這部分可能是針對一個初中以上的家庭的孩子吧,我就多聊一點。就是跟孩子要理清這個思路,它不是人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它也不是人生的全部啊。然后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要活出你的創造力,活出你的生命能量,活出你的精彩,把你的生命能量給綻放出來,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在你的關系當中收獲你的愛收獲你的美滿生活等等,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同時你貢獻你的天賦才華。就是你活在你的天賦才華里面,然后你為社會做貢獻,做你力所能及的貢獻。
? ? ? 這些東西,如果大家認可的話,確實可以跟孩子去聊一聊,當然了,你們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價值觀或者人生觀,世界觀等等,就是說我們先要理理我家庭或者作為父母的這些觀點是什么,然后才跟孩子去聊。孩子們走在應試的道路上,作為家長反而更要注意一些事兒。
? ? ? 既然是闖關的游戲,那咱就好好闖唄,身心都做好準備。所以心理上要給到孩子很好的“營養”,給他家庭的親情,給他家庭的關愛,讓他有很多時候能夠享受到爸爸媽媽對他無條件的關愛,享受他的家庭親人對他的支持,對他的理解。這個對他的關注不是關注他成績而是關注他的這個人——我是因為關注你的人順帶再關注一下你的成績——因為他的成績就是他現在要做的一部分事情,這是家庭的心理上的準備。身體上的準備是作為孩子,要有運動的時間,要有充足的睡眠。
? ? ? 第二個是裝備技術技能了,因為最后還是靠這個去闖關的。所以這里就涉及到孩子會有一些學科可能是很薄弱的。我舉個我家crystal的例子,因為從小學到今年,除了在我工作室跟了兩年每周一次的英語課。其他所有學科學習,都沒有去參加過培訓班,其實我主要是不想讓他這么早就踏入這條河流當中吧,他愛看書,愛干嘛,愛發呆都行,就是還是給他很大的這個空間。包括進入這個小學到初中現在為止一年半時間自己管了一部智能手機,也玩了一些應該玩的游戲,也看了很多書。天天來跟我講新聞講故事,就這種啊,這就是他花了很多時間精力的地方。
? ? ? 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啊。所以之前從來沒有上過任何培訓班,但是現在只剩下三個學期要中考,既然面臨著這樣的一個關口要去闖。那這個技術技能上也是要幫他裝備好的,當然這也是跟他聊過,是他想要啊,他非常想要。這孩子在這個學科學習上啊,幾乎沒怎么被幫助過,靠他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也沒有給到很重的負擔,所以還是躊躇滿志的。
? ? ? 那么既然是這樣,就交給最專業的人來做。每個家庭要評估一下自己的實際能力,不能太過。因為我們家庭也是需要尊重的,父母自己的現實狀況也是需要尊重的,在這樣的前提下去支持孩子。那是很平衡的。所以自己的家庭衡量一下,看看能有多少可以拿出來。目前來講基本上就是經濟實力啊,經濟余量啊。能夠支持到孩子,因為家長就是出錢嘛,出錢幫他采購專業資源來輔助他,就是這么簡單。
? ? ? 那么在選擇的時候呢,我覺得核心的一個點,可能你要選擇一個專業技術比較過硬的老師。但是之前我可能更加重視一個事,這個老師是不是眼里有孩子,他是不是能夠以孩子的語言去跟孩子說話,他是不是懂孩子理解孩子,對孩子是不是有親和力。第二點,也是我很重視的一點,這個老師的品德怎么樣,人是不是很正。剛剛上個星期,我跟一個機構接觸的時候,我就告訴他我要這三大條件都要具備的老師,我說這才是我要選擇的幫助我孩子的老師。我說如果不是這樣的老師,不用推薦給我。培訓機構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付費去采購,而且我們也要讓孩子跟老師建立一個很好的連接跟關系。都是我們要去注意的部分。但是首先我們在付錢可以選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優質的資源。
? ? ? 孩子在學習方面他的第一個關系就是師生關系,如果他認可這個老師,他從這個老師身上得到一種關愛,然后他知道老師也是全身心在幫助他,那孩子就跟老師有很強的連接,他有很強的連接的時候他就比較愿意跟隨這個老師或者是傾聽和聽從這個老師,那么他在接受老師專業幫助的時候,這個通道就是會很快很開闊,很通暢。另外一點呢,既然他言談舉止的東西會輸送到我孩子那兒,在我可以選擇的時候我一定要選擇這方面好的老師,老師的這個言談舉止也是很重要的。那么第三點,當然涉及到老師的一個專業技能水平了,當一個老師他有很強的專業技能水平或者他是一個不斷學習,非常有經驗的老師,他會幫助學生去提綱挈領。他哪怕是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也有能力幫助孩子化解困難,穿越困難,讓孩子自己獲得成長,收獲了技能和能力。他會讓孩子自己去收獲,這就是高水平老師跟低水平老師一個巨大的差異。這個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也是關鍵的,所以我是要選擇這樣的一個老師。
? ? ? 真正好的老師是什么呢?他讓學生會喜歡他,他讓他學生在他面前敢說話。然后他讓他學生慢慢會熱愛上這個學科,然后他能夠讓學生不用花特別多的時間,然后相對來講以輕松的心態在這個學科和學問上獲得好的一個成績跟成就。但是另外一方面每個孩子的一個智能分布不同,這個沒有絕對的標準,只能每個孩子和自己去比。
? ? ? 這個是到了孩子初中高中以后或者高年段的時候,你需要借助外部學科幫助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需要注意的地方。這個我們是需要去這樣一種洞察能力吧,然后呢,去看看自己的情況,也要尊重自己,我能夠支持到孩子,去獲取優質資源時候,什么才是我們最重要,最關鍵的要去關注的。所以這個呢,也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 ? ? 因為上周我去一個機構的時候,我在旁邊一起聽,我就聽到別的小教室里面,,那個老師啊,歇斯底里的對學生進行指責。這個傳遞出來就說你怎么這么笨,你怎么可以這樣,然后在那個空間里面孩子怎么充滿正能量在學習?身心很封閉的時候、過度緊張的時候,他是沒辦法打開學習通道去學習的。父母去花了這么多錢啊,孩子還來遭受這樣的罪啊。所以呢,作為父母,我們是負有這個責任的去把好這一關。當時我聽不下去了,我建議負責人去干預一下,這樣是對不起孩子和家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