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語言和溝通技能的發展
對于人類如何學會語言的,語言心理學家到目前為止沒有很好的答案,目前的研究成果很多都只是對于現象的解釋,而無法探知原因。
從一開始的先天論與后天論的爭論,到現在,普遍接受的觀點是交互論,認為,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是一種先天與后天共同作用的結果。
非常神奇的,剛出生的嬰兒就能夠識別說話和音樂的不同,而且似乎他們更喜歡聽人說話。然后,到了一定的階段,世界各地的嬰兒,只要是沒有先天缺陷的,都會表現出一樣的語言的能力,比如,都會從說單詞句,也就是一個單詞成一個句子,到會說電報句,很短的只包含關鍵詞語的句子,最后到完整的句子。而且他們也無師自通地知道一些溝通的規則,比如,說話要輪著說,別人說話的時候要看著別人。
這些現象,無法從發生的根源上進行解釋,但是,這些明顯是與兒童認知能力和生理成熟的進程密切相關。
一些特別的例子也說明了環境的影響。比如有一個女孩子,生下來不久就被父親緊閉起來,到14歲的時候才被解救,人們花了很多力氣才讓她的語言能力跟上普通孩子的水平。
另外,研究也發現了,語言能力的突飛猛進是在兒童早期,甚至嬰兒期的時候的特殊能力。如果錯過關鍵期,比如到了成年之后,很難再達到從小正常發展達到的水平。
對于有爭論的雙語教育,最新的研究發現,雙語教育有利于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能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參加研究的孩子,經過雙語教育,他們的智商超過了沒有參加雙語教育的對照組的孩子。這段話是不是要送給兒童英語培訓機構?
另外,在語言學習中,交互練習才是最有效的,也就是說,看美劇是無法提高口語的。
就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