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我覺得應該是跟隨人一生的話題吧。記得多年前,某同學喜得貴子,與兒子拍的合影張片上寫著“讓我們一起成長”。其他同學哂笑,我卻深以為然。誰說成年就意味著不需要成長呢?成長,就像那句“活到老學到老”的格言一樣,應該的。
? ? ?可是,可是,我怎么感覺自己一直沒有成長呢?我已年近半百,怎么感覺自己的思維,常常帶著那么一些幼稚呢?綜合很多似乎可以讓人成長的路子,對照了一下,我發現跟自己都不怎么搭邊。
?讀書讓我們成長是吧,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是我讀過的書也算不少了,怎么感覺書上的東西跟身邊的東西不是一回事兒呢,家人說是書讀多了變成了呆子,朋友說書讀偏了變成了偏執,呵呵,還好不是騙子。書上說,領導都喜歡直言敢諫的手下,哪怕是假裝喜歡,以博得從善如流的美名。好吧,我直言了,敢諫了,然后那沒有然后了。我擦,我直接被幾個鐵哥們給上課了,你還當現在是封建社會啊?現在人家早就不用假裝了。
? ? ?有人說愛情讓我們成長,我也有過愛情的哦,那種滋味回想起來五味雜陳,現在都快歸為老人之列了,就不說那些年少輕狂。可是,為什么,我依然,依然向往那樣的日子:山間溪流,溪深而魚肥;茅草屋三五間,房前屋后,幾叢翠竹,幾畝菜地,我在菜地旁邊的河岸,身旁放著剛剛摘下的菜蔬,臨溪垂釣,山妻在那邊大聲咋呼:“老頭子別釣啦,吃飯了!”山間野味,等閑小菜,幾本閑書,一杯土茶。沒有WIFI,沒有各種新聞舊聞,我就在這樣的墮落中蹉跎歲月……OMG,寫到這里,老婆的聲音響了起來:“這個月的天然氣費你又忘了交啦!”
? 我非常喜愛的兩部電影,說起來挺煽情的。《當幸福來敲門》和《美麗人生》,看電影的時候,我常常想,這兩部電影里面的兩個孩子,長大后會怎么看待他們的爸爸。那個為了他們心靈不受傷害為殫精竭慮的爸爸,看的我這樣四十多歲的人不好意思哭,卻真的很想哭。苦難讓人長大是吧?我自己不敢說經歷過苦難,我也曾為了給兒子一個多彩而陽光的童年而苦苦掙扎,我的兒子將來會怎么理解他的爸爸所做的一切呢?
? ? ?越長大越孤單。這是一句歌詞,它似乎在說,人的長大,就意味著舍去很多不舍得的東西。比如真誠,比如執著,比如理想,比如赤子之心,等等等等。不舍去這些東西,不入俗流,你就是不成熟的,長不大的。
? ? ?丹霞天然禪師燒佛像取暖,王羲之面臨名門望族登門選婿依然袒腹東床。這些都還好說,我最好的朋友蘇東坡,不就是一輩子都在跟這個世界過不去嗎?
? ? ?在我看來,終蘇子東坡一生,就有一個特點——不想舍去的東西,他堅決不舍去,硬是拒絕長大。這哥們兒吃飽了沒事干,在自家院子里捧著大肚子遛彎,問侍女我的肚子里是啥?畢竟朝云紅顏知己,得到“一肚子不合時宜”才罷。本來改革領袖王安石很器重這個才華橫溢的晚輩,但政治理念的不同也讓王安石對他只能棄而不用;好吧,到了王安石的政治對頭司馬光當政了,人家又在拉攏你,該你蘇東坡上臺風光了吧,他偏偏要說王安石的改革政策也有可取之處,司馬光一棍子打死未免偏激。這能讓人家司馬光心里舒服而且重用你嗎?幸好王安石和司馬光都是光明磊落的政治家而不是陰謀小人,不然你哪里還有機會黃州開荒,杭州賦詩,沒事兒還整個東坡肉來吃?好吧,這么對立的兩派你都不討好,你的老朋友章惇當宰相了,你吃了那么多虧,也該收斂個性了吧?你偏偏依然堅持自己,不肯當權的章惇合作,你讓他怎么想?你自己也說“子厚(章惇)必能殺人”,章惇的性格修養可不像老王和司馬那么講究,流放海南恐怕就是他已經在念及舊情了!所以,終其一生,我的好朋友蘇東坡,盡管一生縱橫儒釋道三家如同串門,恣意詩書畫三界如履平川,但實實在在的就是一個從來沒有長大的——大家。
? ? ?好吧,我雖不敏,愿以蘇子為師,他都不成長我還怕啥?長不大就長不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