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月之前,為了追隨社會潮流,我把微博上的簡介改成了“Web開發/政史/電影/偽斜杠青年”,可能有人會疑惑什么是斜杠青年?什么又是偽斜杠青年呢?本文帶你了解一下斜杠青年和偽斜杠青年我。
什么是斜杠青年?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世界范圍內,“斜杠青年”都是一股風潮。“斜杠青年”是一個新概念,來源于英文“Slash”,其概念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她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例如,萊尼·普拉特,律師/演員/制片人。于是,“斜桿”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在互聯網界,斜杠青年不少,比如秋葉老師是教師/營銷專家/PPT大神/作家等等。到了演藝界,斜杠青年就更多了,往往能看到一些明星的身份是“演員/導演/制片人”。
那么現在有多少斜杠青年呢?
根據《北京晚報》的報道,2016年,在美國,自由職業者的比例已超過了5300萬人,希拉里在演講時說,美國自由職業者占職場數量的三分之一,并有望在2020年達到二分之一。據統計,美國在2014至2015年間,遠程工作數量就增長了27%,每5個人中就有2個是在線上完成的工作。有機構預測,未來全球自由職業市場規模可能達到3萬億元左右。國內的一項調研也顯示,目前國內兼職市場年規模約5000億元;潛在兼職群體人數5.5億,其中社會兼職群體人數超5億,學生群體人數約5000萬;潛在用工企業和商戶數量在4000萬以上。
那么什么是偽斜杠青年呢?
先來分析一下我的微博簡介:
Web開發:1個人100元預算,獨立策劃、設計、上線并運營一個資訊類網站,未做大規模宣傳工作,25天網站PV超1000。自己做了包括logo設計、宣傳語設計、網站內容架構、網站初步內容來源等等。(PV是指Page View,也就是頁面瀏覽量)
政史:進入大學以來,自己的書單中總少不了政治、歷史類的圖書,比如《文明的沖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全球通史》《絲綢之路》等等。從大一到現在,從學校圖書館借書的總數達到111本,合計借閱天數達3183天。
電影:自從2016年5月起開始關注電影行業以來,加上3月26日看的《一條狗的使命》共觀賞126部電影,其中大多數為豆瓣TOP250電影,看過之后確實能給我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在圈外人看來上面的經歷還不錯吧,其實這些都是表象,你被蒙蔽了。真相在下邊。
Web開發:當我把上邊那段話發給滬江網一位副總監時,詢問她是否能吸引她的眼球,被她隨之而來的問題問住了。“PV?我們一般都看UV的,UV多少?”。一個問題就問出了我的不足。我的網站UV不到300,而這在運營方面是根本不值一提的。其實我的網站也不過是用Wordpress(一種建站系統)快速搭建的,談不上是Web開發,任何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都會。至于logo設計,則是利用現成的網頁web應用自動生出的。
政史:借了那么多書,看了有多少?50%。吸收了多少?不到30%。
電影:看了126部電影,那有沒有寫一篇精彩的影評?并沒有。
所以,偽斜杠青年的問題展露無遺。而我也時時自黑為偽斜杠青年。偽斜杠青年就是那種各方面技能都懂一點點兒,但是沒有任何一項精通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夜郎自大的代名詞。當然,不排除那些非常優秀的人,因為他們謙虛,覺得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所以自譽為偽斜杠青年。
偽斜杠青年何去何從?
多看書,大量的看,跨專業、跨領域的看。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書是唯一能給你帶來某一學科全面、系統的知識的工具。只有閱讀,才能打開你的視野。
找到一至兩個專精方向,持續努力下去。實在不知道自己未來做什么的,可以試著去做一下MBTI測試或者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根據自己的實際及職業評測結果,找準自己的方向。
多思考,勤寫作,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我正缺失的是思考能力+寫作能力,你看到,可能是我主動寫作的字數最多的一篇文章了,平時大多時候是在筆記軟件上寫幾句話或者復制粘貼一些精彩內容什么的。
我清楚我的所有問題,你呢?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