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殼第一天試吃時,心很塞。
叫了兩桌朋友,不到二十個人,都是我和李大尉的男女閨蜜。我那一桌吃完后,憂心忡忡地,相互看了一眼,是蛋哥心直口快地先說了話:
"燕兒姐,我覺得吧,你刺身切的都太過了,你知道人家都切什么樣嗎?"
我說這叫厚切好嗎?
我寧他老公,一個做生意多年的"年輕的老前輩",滋溜了一盅自帶的茅臺后也開了口:"新燕啊,我直說了哈,做生意,得先活下去是吧,我理解你和大尉是有情懷的人,但用這么貴的食材賣這么便宜的價,你們想弄哪一出?就不能人家賣啥你們賣啥嗎?開日料店和做面館可不一樣知道嗎?"
飯局還沒結束,我就悄悄下了樓,憂心忡忡地私下把李廚(此李廚不是李大尉哈)叫到一邊:"李廚,我從來沒過問定價的6問題,因為我相信你們,通過我們今天的點單情況來看,你覺得我們的利潤會怎么樣?"
李廚人很溫和,在北京做了快20年的日料廚師長,半截白發,話出口前先思量,尋思了一會兒才低聲說:"這個嘛……以我之前的經驗,賠不敢說,但估計利潤……不樂觀,咱用的東西太好哇……"
胸口突然有點悶,一股悲憤憋在嗓子眼,我去找李大尉,因為從頭到尾價都是他定的!他正和他的試吃朋友喝到7成了,晃晃悠悠從包間出來上廁所,被我拉住。
"你站一下,你知道我們今晚吃了多少?成本是多少嗎?這菜和價真的就這么定了嗎?"我覺得我有點想哭,一方面我極討厭他喝酒,另一方面真有點害怕了。
李大尉定了定神兒,回我:"我知道啊,我還打算明天再改菜單呢,加量!刺身切的還是不夠厚!"
李大尉掙開我的手,向廁所晃過去,我在背后默默罵了句:"#?~.com*、」「」"!!
生大殼的過程,遠沒有大尾巴貓雞凍,同樣的精疲力盡,但鈍感力比做第一個品牌時強多了。灰頭土臉天天跑建材市場的時候,腦子里想著我要把每天的進展拍下來,做成圖片快進動畫,給大家開開眼。但近兩個月的忙忙碌碌過去了,臨了開業,竟沒有了絮叨的沖動。
閨蜜嘲笑我,你啊,還是那么一副小作坊主心態,恨不能一顆釘子都得你決定是用泡釘還是鉚釘。人家做大了的,誰不是大手一揮交給設計師和裝修公司,施工不驗收人家不到場的哦。難道你不懂一句話嗎?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
我懂,但,那多沒意思。
做了一年多餐飲,總結出了這個圈子老板的幾種心態:
第一種,極速擴張,迅速摟錢,一錘子買賣,去他么么的未來。
第二種,生性浪漫,覺得開個小店怎么著也比上班賺,還自由沒人管,把日子過成朵安靜開放的花。但店開起來,每天只消耗不見進賬時,才發現,現實很不美麗,經商太不容易。
第三種,不差錢,不管是眾籌還是合伙,反正有一大把錢,人多膽子壯,情懷為帆,兄弟同船,帶著引領行業先鋒和改變世界的英雄夢想,piapia投下去,一年后,發現裝修的本錢回來都不到一半,所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第四種,窮,差錢,理想豐滿,口袋骨感。摳摳搜搜預算了點投資,一不小心發現已傾家蕩產。于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抱著不成功就成仁,賠了回去喝西北風的心態,和這行拼了,除了不能蓋房子,其他都事必躬親就為省倆子兒。扒了三層皮,熬掉20斤肉,一年過去了,突然發現,好像還行,起點低嘛,屁大點事就是驚喜。
當然,還有第五種,第六種……
嗯,我和李大尉,是屬于第四種。
后天,也就是27號,大殼料理,就要安安靜靜開業了。
不做活動,不打折,不優惠,也不找自媒體宣傳。我若盛開,清風自來,價格和味道這東西,不整些虛頭八腦的東西,就這價,沒法再折,至于好不好吃,多說了也沒用,吃到嘴里,你自會判斷。
還是說點大家比較關心的,究竟怎么個良心法,這么說吧,兩個人吃,不管是一男一女,還是倆閨蜜,還是倆男的,300塊以內肯定能打住,吃舒服。讓李大尉隨手列了幾個雙人餐的搭配價格,請自動忽略他的書法,大家自己看,自己比。
不多說啦,總之,好吃,是真的好吃,難以言喻地好吃。說實話,有李大尉這么個不惜血本的敗家爺們兒,有大尾巴貓出品,想不好吃也挺難的。
最后是地址,文化西路c7商業藝術中心(一條小街,街口一頭很拽的鐵牛雕塑),往南走80米,大殼料理。街口有地上地下倆停車場,基本上啥時候都有車位。今晚最后一頓試吃,我招待朋友去了,先不說了。27號,老鐵們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