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廣美畢業展之前,這篇精華觀展指南讓你拒絕走馬觀花

一年一度的廣美畢業展又來了,聽說今年的質量更高,于是趁著端午假期馬上前往觀展!

看完的感受是:太豐富、太好看,太多人了!

整整走了一個上午都很難全部看全,內容實在是太多了!

而且,還沒來得及去看另外的雕塑館和影像館!(這兩個館免費)

所以各位愛藝術的親,千萬不要只是來走馬觀花拍拍照就走,每一個展品都很值得細細體味!下面就奉上認真整理的亮點展品介紹~~



早上10點鐘就來到了廣美大學城美術館。

剛來到就震驚了,排隊的隊伍竟然沿著教學樓足足有幾十米。

人人人人人人人


好在隊伍行進得很快,排隊還會經過一個叫做情感探索的互動裝置。

站在機器面前,他就會用面部識別的方式測量人的情感狀態,裝置內的彩色氣球也會相應跳動起來,觀眾可以領走情感診斷書。

終于排到門口,門票五元。五元就可以看到足足四層樓超過幾百件的展品,真是超值了。

美術館的展覽分為四層,負一層是互動裝置為主的展覽。一層為繪畫類作品。 工業設計,四層為工業設計,五層為生活設計和景觀建筑設計。

個人最喜歡負一層和二層的內容,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主要的一些亮點作品吧。


這件作品名叫城市嗅覺地圖。選擇用味道來記錄人們對廣州不同地點的記憶和情感。

咖啡味、桂花味……用氣味來記憶一個城市,多么浪漫的創意。

這個看似機器人的人體模型,全身都是由日常物品來組成各個器官。

《組裝一個屠若晗》 作者:屠若晗


胃部是由外賣的飯盒和塑料湯勺組成的。

細細觀察可以發現作者隱藏在作品里的幽默。

膀胱部分是由一個魚缸組成的,某個不可描述的部分居然是用水槍做成的哈哈哈。

作者描述這件作品的意義:


這件作品是從自身和日常物件出發的假設。假設自己的身體被日常物替代,一方面嘗試日常物的更多可能,另一方面也在探討身體與日常物之間的聯系。

負一樓有許許多多的互動裝置,下面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感官創新裝置。

名叫“望聞問切摸”。

作者把不同的病病變的器官具象為一種觸覺,我們把手伸進黑色小洞洞中就可以觸摸這種病。

把手伸進黑色的小洞洞中感受不同的病

比如說骨刺,你會摸到刺刺的感覺。魚鱗病你會摸到像魚鱗一樣的東西。


可能摸到濕濕的東西。

還有一些很有趣的現代病,摸起來是什么感覺呢?

是的,這個一摸就是一個空空的感覺。

像這樣應用通感的裝置,還有這個電音實驗。

通過自己的聲音與化學藥劑真正的發生反應,創作出不同的電音音樂。

下面這個壓力體驗館也通過裝置把壓力具象化了。

裝置里面是一個個從空掉落的紅色的電話

“怎么還沒找到對象?”“工資那么低,怎么買房?”“報告還沒寫完嗎?”拿起電話,播放的是來自父母朋友老板各種令人焦慮的逼問。

紅色電話確實讓人很有焦慮感。

下面介紹這個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創意,十分簡潔卻有力。

名叫“愛是正視”,呼吁社會正視兒童性教育。


紅藍雙色設計

對于兒童的性教育,我們社會依然存在的許許多多的偏見,很多人依然拿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性教育的內容。

如何讓大家感受到這種有色偏見的危害呢?作者巧妙的運用了紅色和藍色不同的眼鏡能看到不同顏色內容的原理。

帶不同顏色的眼鏡可以看到板上不同的內容。

紙上有紅色和藍色疊色印刷的內容,用紅色或藍色的卡片能看到不同的內容,以此讓大家意識到戴著有色眼鏡如何影響我們的觀念。

紅色的,是正面觀點。


藍色的,是負面觀點。

就這么一個簡潔而且成本很低的小創意就能直觀的傳遞信息,我覺得很棒!

成本不高,但實現起來效果很棒的,還有以下這些例子。

把便簽紙貼在墻上的愿望墻,我們見得多了。這個愿望墻不同的是把便簽紙卷成一卷塞進小孔里。讓整面墻就有了整體性。


這個互動裝置能夠感受我們手機發出的閃光燈,以此來吸引畫面上的昆蟲。


被設計放在社區里面兼顧照明和文化信息傳遞的led互動墻。每個led塊都可以旋轉選擇不同的顏色,以此組合出不同的圖案,傳遞不同的信息。

另外,本次展覽中也看到很多幽默元素的運用。

比如這款看起來應該很正經的應急指南,它宣傳的漫畫和動畫都是用不靠譜急救方法引起你的注意。


還真的放了一個急救人模型。

類似《蠢蠢的死法》的思路。呆萌的畫風像游戲《閱讀空氣》的風格。

有人噎到了怎么辦?打他一巴掌試試。

還有我們都有病系列(自己起的名字)。

今年的作品里面看到很多關注現代人社交病的作品。

這是一個名叫解憂工房的自媒體設計。

畫風很清新。

連接關系的膠水、擦除記憶的橡皮、不變心的圓規。文具被加上各種情感功能。

感覺很適合做文創產品延展

下面這個則是反雞湯的一系列海報設計。

雞湯有毒。

每個海報都有正反兩種文字,表面是雞湯的金句,反過來則是反雞湯的負能量句子。

愛笑的女生運氣不會差,但是運氣太差的女生笑不出來。

這個作品為抑郁癥制作了一份報紙。幫助公眾了解抑郁癥。

也是以設計風格吸引人。

此外,還有許多已經跟市場上的公司合作推出實際的產品的作品。他們普遍都擁有成熟的美工風格和完善的產品設計。

小怪show兒童教育品牌


圖片發自簡書App


D-STRIKE游戲


一款擁有可愛人設的音樂游戲,很好玩

明快統一的設計風格,能夠有力的吸引別人和傳遞信息。

一個書籍借閱平臺


黃黑色對比最吸睛


名叫茶尋室的品茶社交電商平臺



最后總結

這次看到的亮點作品,大多走以下幾點創新。

一是媒介混搭。

藝術作品要傳遞信息,或引導受眾感受,靠的就是對媒介的調度。

廣美學子繼續展現了他們對材質和媒介的靈活運用,把一些普通物品的材質進行更換,把常見的變陌生。就能發現一些新鮮的感受,也讓我們發現物品更本質的意義和與人的關系。

另外,也更多的運用新媒介技術和聲光電多媒體表現。比如VR等。

二是感官穿越。

把難以感受的轉化為能具體觸摸感受的。像是觸摸不同的病和感受不同的邊緣人群的心理。強調同理心,人文關懷意義更強。

形式上,大量運用通感。把視覺變成音覺,把感覺化為觸覺。

三是視角敏銳。

對現代人心理的關懷和洞察占主流。對網絡時代的朋友圈社交網絡等引起的群體性孤獨現象也有涉及。


藝術是一種不將就于現實的反思。

投身現實世界之余,我們還可以選擇到藝術的世界中去思索人生的本質問題。

展覽上各種新奇的裝置也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從作品中反思自己,反思世界,擺脫思維的束縛。

如果你也不想將就生活,想要尋找更多創意的靈感,歡迎也到廣美畢業展上轉一轉!

【觀展信息】
地址

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外環西路168號 (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
門票
除了廣美師生之外,老人、軍人可以憑證免費參觀,其他人員需要購買5元的門票入館。
開館閉館的時間:
10:00am-5:00pm!逢周一休息!(展覽到6月22日結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