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功的人,絕不是隨隨便便的家伙

——不一般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讀書筆記

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哈佛圖書館訓言

有意識地挑戰自己的極限,所以會失敗。可不知何故,失敗卻帶他們走向了成功。


第一部分、精深

“精深練習是建立在一個悖論之上的:朝著既定目標掙扎前進,挑戰自己的能力極限,不斷犯錯,會讓你更聰明。”

這告訴我們,不是試錯機制是我們成功的階梯,而是有目標的、朝著既定的方向的挑戰極限,不斷的突破當下的自我,才是成功的關鍵。那盲目受挫毫無幫助,實現目標才能突破原有水平。

“精深練習是一個奇怪的概念,理由有二。第一,它違背了人們對‘人才’的第一印象。人們通常認為,練習與人才的關系就如磨刀石與刀具:前者固然重要,但是沒有瓷實的刀片——即與生俱來的才能,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精深練習提出了一種誘人的可能性:它可能是一個錘煉刀片的過程。”
“第二個理由是,精深練習需要犯錯,才可以轉化為技能。人們往往極力避免錯誤。所以,要理解精深練習是如何工作的,首先應該思考錯誤這個‘討厭鬼’在學習過程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假設這樣一個極端的例子:有件事情,一旦出錯就很可能性命難保,那么你又怎么能掌握做這件事情所需要的技巧呢?——美國1934年冬天的傘兵‘航空信丑聞’事件”

書中在后面的實例中給出了答案,那就是高精準的訓練模擬器。培訓那些高危職業,諸如戰斗力飛行員和宇航員,精深練習——犯錯并改正,這個概念完全合情合理。

丹尼爾指出,髓鞘質是“交流、閱讀、學習技能、人之成為人的關鍵”。只有精深練習的“增量”——突破原來的水平——才能刺激髓鞘質的增長。“改變舊習慣唯一的方法就是重復新動作以養成新習慣。”

因此,總結以上,公式表達:精深練習x一萬小時=世界級技能

同時問題的關鍵就出現了,為什么人們做了幾十年的飯,開了幾十年的汽車,依舊達不到大師級的水平,并不是時間不夠,而是精深練習不夠。并不是練習不夠,而是朝著既定的目標努力練習的不夠!

“成功的人們,有一個共同點:每個人都把大部分的青春歲月投入在精深練習上,錘煉和優化技能回路,糾錯,競爭,然后進步。每個人都參與了這副任何人都能創作的最偉大的藝術品——構建自己的才能。”

做到精深練習的三大秘訣:

第一:組塊化。

第一步,使技能學習者了解整項任務。

第二步,盡可能的把它們拆解成最基礎的組塊。

第三步,花時間用慢動作練習,再加速,以了解其內在結構。

“為什么放慢節奏如此有效呢?首先,放慢練習節奏使你更加關注錯誤,每一次都提高了精準度——而對于髓鞘質的生長而言,精確就是一切。‘不在于你能多快完成,而在于慢下來之后你能否做正確。’第二,放慢練習者更重要的東西——技能的形狀和節奏。”

第二:重復練習。

第三:嘗試體會。

精深練習不是簡單的掙扎,而是有目的的奮斗——選定目標、努力爭取、評估差距、回到初始步驟。


第二部分、激情

精深練習是一種痛苦掙扎的過程,因此“激勵”甚至持久的激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主要的方式可以歸結為:

① 安全感與歸屬感;

② 支持激情維持下來的訊息——人、畫面、念頭;

③ 語言性的激勵——指這類鼓舞人們不斷爭取進步的需要——希望、夢想、以及泛泛的肯定。


第三部分、伯樂

丹尼爾在書中提出了一些與我們常規思想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孩子在某個領域的啟蒙老師不必要非是行業內高級的,但是需要具備以下四大優勢。實際上大多成為“老師”的人,也同樣經歷過“一萬小時定律”的種種“磨難”。

丹尼爾說:“教練的真正技能不在于一些普遍的生活智慧,比如人際溝通,而是具有靈活性的,要找出每一個學生現有能力的最佳位置,發出正確的信號,幫助學生發到真正的目標,并且反復重復這個過程。”因此我就在想,中學時期我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好,是不是就是因為老師沒有按照我“現有能力的最佳位置”來引導教育我呢?

優勢一,知識矩陣——伯樂的殺手锏

關于矩陣的提出,加利莫爾解釋到:“一位優秀的老師總是有能力引導學生更加深入,能夠看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并推著他們到達那里。他能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因為他可以從各個角度思考這件事情,而且可以推演出無窮無盡的點。”換言之,那是一種神秘的混合物,包含了技術上的知識、策略、經驗。能夠讓他們信手拈來,判斷理解學生的進度,接下來該朝著哪些方向努力。

“這些深厚的認識,并非與生俱來。同任何技能一樣,隨著時間,通過激情和精深練習逐漸掌握的。”

優勢二,洞察力——鷹的視力

優勢三,簡明的指示——神奇的教鞭

最有效的指導精深練習:指出錯誤→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案→鼓勵→重復練習

優勢四,氣質與誠信——不可阻擋的魅力

一位優秀的老師/教練應該是這樣的:把學員推入精深練習區,最大限度的釋放,促使特定髓鞘質生長,最終朝著每位教師都期盼的那一天前進:學生可以自己教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些許的幫助,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打賞~~

您的鼓勵是小生碼字前進的動力啊,感謝了各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