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怯于我們的懦弱,甘于自命的平凡。
自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以來,血雨紛爭,多少英雄豪杰死于金戈鐵馬之下,卻唯獨今天多了一種“害怕向他人提問”的新玩法,戰戰兢兢的,無痛無創無償,最終連自己怎么被社會落下的都不知道。
大學上課的時候,遇到某個不是很懂卻又無足輕重的問題,我們總是居高臨下的心想:放你一馬,滾出吧,問題君。而這時會有那么幾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來問:老濕老濕,為什么威廉王子打球的時候辣么有王霸之氣,偶好喜歡(額,這個比較特殊,平時都是討論學術問題的),老師回答這個高深的問題時,坐在后面那些碳水化合物涼拌氨基酸爆炒學渣會不時點頭,偶爾發出哦的感嘆(也不知道是不是裝懂,還是在意淫自己是王子)!而坐在角落身為學神的我嘴角會不自覺地上揚,哈哈哈哈哈。
成為學渣并不需要理由,學霸才需要理由。學霸更樂意向別人請教。有時我會在想究竟什么時候,我們變得越來越自閉了?連向別人提問的勇氣都木有。“老板,你家銀行卡的密碼是什么啊”?? ? ? ? ? “滾。。。”
1、親,你還記得當年哪些“十萬個為什么”嗎?
小時候,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問為什么,上到天文,看,這只會飛的是什么,額,它拉屎了;下到地理,爺爺,你踩到屎了。。。這些估計只有最疼我的爺爺的能忍受了,如果是我老爸,估計會按住我頭,二話不說先耍幾套軍體拳再說。隨著我年紀越來越大,黑頭發越來越多,家里人灌輸給我的就是這個世界要靠你自己,我們懂的并不多,能做的只能是供你養你讀書,你要學會獨立。果然,以后的我變得很獨立,作業從來不給別人抄,打掃衛生從來都是擦黑板,不需要別人幫。
老一輩的人掙扎在溫飽線上,他們看到的往往是管好自己都難,哪有什么心思去管其他人(這里吐槽一下,現在有的人自己都管不好反而去管其他人),要自力更生,照顧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我沒有說他們是錯的。只是說,你沒有理解老一輩人講這話的背景,在現代,他們肯定會加上一句,“咳咳,我們教給你的不多,你要學會獨立,有空要多多出去,認識不同的事物”。不同時代,不同的認知。在這個時代單槍匹馬很難,你在管好自己的同時,也應該最快地融入這個社會,而融入社會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向別人提問,去了解社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而不是做一只以為井蓋那么大就是全天下的青蛙
擺脫舊時的束縛,直面“十萬個為什么”
2、我只是不想做個無知的人
我有個朋友,簡稱小p,跳槽去了一個初創的互聯網公司(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她怎么進的)老板給了一個任務給她,是分析市場上競品的數據以及一些客戶需求,因為她以前沒有做過這一塊的,也不知道要什么數據,做什么分析,用什么軟件,她當時就蒙圈了,心想:不一樣啊,不是應該有人帶我嗎!帶我飛啊,我現在還是一只剛出殼的老鷹啊!你虐待我也要按照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保護法的呀。“不如去問問他”,“不不不,老板肯定肯定是想鍛煉我能力,我問他的,他肯定覺得我能力不行”。最后,靠百度,小p還是完成了任務,覺得自己牛哄哄的。。
最終,結果可想而知,老板肯定是不滿意的。老板對于新員工,一開始的時候就不抱有你創造價值的想法,老板們只希望你盡快熟悉公司流程,盡快找到自己的位置,看中的是你未來的價值。而一些初入職場的人心里會有個想法:“我問他,那不證明我能力不強嗎?”遇到這些人,我只想說這是什么亂七八糟的想法啊?你是覺得事前不問,事中搞砸,事后被批沒能力呢?還是事前詳問,事中搞掂,事后反饋沒能力呢?除非你問了這個問題,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你還搞不掂那才是沒有能力。你有沒有能力不是因為問問題而決定的,而是你做事情的結果決定的。
向人問問題并不是無能,而是希望進步的渴望
3、為了讓我們進步,這個世界可能會對俺們不是很友好。
?我們每個人剛誕生在這個世界的時候,看什么都是笑哈哈的,特別美好。小時候和隔壁心儀的小女生說幾句都能開心一整天,就像吃小浣熊方便面抽到西門慶一樣,可以嘚瑟吹一年了。但某一天,我們發現提問沒回答,說話沒人應是經常發生的時候,你會不會也會這樣對待別人對你的提問呢?你是否會覺得不回復別人的說話可以原諒呢?如果你會這樣覺得,此時,你肯定會降低別人會回你話的期望,竟然期望低,那為何還要問呢?不如不問吧。。。沒錯,有人沒有理你的確很正常,那時他可能忙,可能忘記了,可能覺得真沒必要回答你,可能覺得應該結束話題了。
突然想到一句話,世界上90%的問題都是溝通問題,而90%的溝通問題都是邏輯問題。別人沒回信息,我也覺得正常,但這肯定是有原因的,我會使這情況盡量不發生,會和那個希望回我的那個人溝通溝通(怎樣溝通這點以后再講)。根據上一段的內容,你不敢提問,很有可能是怕自己失望(免于自己受傷),失望于自己的提問沒人回也好,失望于別人回答的質量差也好。但我還是想說,這tm的什么亂七八糟的的想法。別認為別人可能會不回答你,就拿這個原因而懶得開口提問別人。
世界本就是殘酷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堅強地一直玩耍下去;累了想想關頭強,餓了想想灰太狼。
4、不敢提問的人,本質其實是對自我價值的不自信
你有個問題問一位牛人老師,而老師也剛好回答你(沒回答也沒關系啊,可能像上面所說的那樣沒時間等)。
上面這個例子的普通性就像學霸經常問老師問題那樣普遍。我們分析一下,提問者你提出問題,向誰提呢,肯定是向這方面的專家提問,不會是外行,證明被提問者,價值是比我們高的,被問問題,其實間接來說是一種肯定。然后,我們再站在回答者的角度,回答者為什么要回答你的問題?
1、這問題有價值。回答者能在這個問題上發現另外的見解,或者在回答的同時能鞏固自己本身的知識,或者回答者就是想回答(滿足回答者的欲望),或者回答能賺錢。。。
2、這個提問者有價值。即使你的問題暫時很幼稚,但回答者看中的是你這個人,愿意幫助你,看中的是你的未來。就像,工作中的老板愿意為你這種新鳥指點迷津,而不是usb。
所以說,提問者本身就是有價值的,你并不必要羞于提問,不敢提問;不懂就問,你又不會少塊肉的。你不敢提問,是覺得自己沒有提供價值,一個字,自卑
但是,這并不是代表你就能隨隨意意,想什么時候問就什么時候問(半夜三更騷擾),想問什么就問什么(沒什么意義的或者隱私),想怎么問就怎么問(問別人還特別拽,不尊重人)。我微信上有個做貸款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加的,怎樣加的。。。我也是醉了,平時都不聯系的,前幾天,突然發了三句話給我:最近我換公司了;業績不是很好,幫幫忙;在干嘛?
我的天呀!而且哥哥你這個邏輯還是有問題的,我們是不認識的,你一上來就是要求我幫忙業績的,我又不是你爸,不是應該先熟悉熟悉嗎。
哎,我想了想,也是不容易的小伙子啊,能幫就幫吧!所以,我找到他將他刪了
5、小結
了解自己為何明明迷路了,卻還是不敢向路人請教?這湯里明明有頭發,卻還是不敢向服務員提出(別說沒必要,你就是不敢)?明明覺得這樣做不是很好,卻不敢質疑?我維護自己的權利,擁護自己的價值。我取悅自己,我怕個卵,你有種打我啊。。。
ps提問題的小建議
能讓工作帶來效率的盡管問;問題最好是集中一起問;問完后要消化,不要老問同一個問題。
這個世界是用心人的世界,我希望我寫的文字能成為我們之間連接的橋梁,偶爾聊聊事,談談心,吹吹水。開心時,我在這里等你分享;傷心時,我在這里給你依靠。
END
頻道可以的話,你的關注就是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