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慢生活
紫砂壺,愛與善的永恒格調
二
藝術的力量是令人驚訝的,一件小巧的藝術品,往往容納了大智慧,那些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答案也許就在藝術品上輕描淡寫的略過。這時候,藝術早已超越了形式界限,它是這世間起起伏伏的一部分。
紫砂壺便是如此。它的小小身體里藏著無盡能量,并以一種優雅的藝術狀態,從容而溫和地融入尋常生活中。
在這座太湖之濱的小鎮上,紫砂壺從來都不止是一個物象存在,它確實是人們維持生計的產物之一,但它更像是一種精神象征,完完全全地融入人們的生命里,為它流轉不息不止的情愫。這一切,大致是因為它太美麗的緣故。
在我看來,紫砂壺的美樸素天成,獨具東方審美特征,帶著一種不修邊幅的自然,卻無處不充實著一抹恰到好處的精致,它的美,包容了太多內質,即使不言不語,也終究令人折服,關于智慧、關于愛與善的意義……一切就在一把壺里自然展開,成為了永恒的美感。
不過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理解,日本的奧蘭田(奧玄寶)曾將紫砂壺喻為各類凡人:“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灑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樸訥如仁人,飄逸如仙子,廉潔如高士,脫俗如衲子。”可謂妙趣而中肯。
說到底,只一個“美”字便足以概括所有,畢竟有些感覺只可意會。
古人云,壺里乾坤大。確實意義非凡。
紫砂壺簡潔厚重,卻單純得好似不染纖塵,從泥到塑胎到成器,每一步都叫人看在眼里,捧在掌心。
它的世界同樣簡單明麗,斟上各類茶葉,便是一壺茶湯,無論是珍稀的叢林野茶,還是茶場里培育的新茶,都暢行在壺里乾坤,流轉其間,便是終身命運。茶葉起起伏伏,茶湯冷冷暖暖、濃濃淡淡,好比一世人生,蕩盡所有故事。
可是,紫砂壺從不高調,卻包羅萬象與真理。壺里乾坤大,人們從這片乾坤中讀出自己想要的各種答案,領悟愛與善的本質,便是全部意義。
紫砂壺的美絕非視覺享受,而是極為博愛的,這份博愛里,愛與善才是最人性的主調。
每一把壺都是一本百科全書,而要擁有讀懂它的功力,卻是要精心培養的。譬如,制壺、鑒壺、用壺,都是人們對于一把壺的交流方式,唯獨養壺,卻是以壺為媒,需要真心付出呵護,如同善待一個生命,將紫砂壺所承載的愛與善,再一次以自己的方式納入壺中,回歸本源。
時光雕琢了歲月,塵世紛擾了人心,而養壺就是讓人在極具耐心的過程中,修煉一份下沉心靈的力量,讓時光慢下來,讓世界靜下來,而后得到自我心境的洗禮和修煉。人生如壺,壺如人生,泡壺、凈壺、拭壺、晾壺,每一個養壺的過程就像人生成長的每一個階段,而養壺之心最難得,人的涵養、教化、智慧、良善、美德,通過養壺的習慣顯露出來,亦至此獲得重生,像一把把寵辱不驚的壺,在人潮人海中優雅盛放,不留鋒芒。
只是壺亦有消逝時,當物象散盡,唯有它所包容的愛與善永恒不息。然而人們對壺的鐘愛卻不會改變,并且以養壺的方式,延續著愛與善的意義,就像生命中來來往往的一切,到最后只有最珍貴的才會駐留心底。
這世間有多少人和事,走過就是錯過,人生從開始到結束,都如同在一條直行的軌道上奔跑,然而,唯有心底的愛與善,像一道不滅的火光,支撐著人們最初的信仰。
文 / 守一集雅_孔小樂
文字精造主義者,致力于手藝靈修和文化解讀,原創版權,轉載請提前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