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一口氣讀了路遙老師寫的《人生》,自我參加工作以來,就沒有這樣看過一本書。
文章中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文章詳細講述了一個窮山村里的小伙子,一段時間生活工作中發生的戲劇性的變化。
高家林高中畢業后沒考上大學,回村后當了他們村的民辦教師。小伙子吹拉彈唱樣樣精通,還愛讀書和看報,文筆也很好,年紀輕輕就已經在區報上發表過幾篇文章啦。
但是好景不長,村書記家的二小子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他頂替了高加林的民辦教師職位。心高氣傲的加林一下子從民辦教師變成了農民。
他的心里落差很大,一度萎靡不振,但是愛情滋潤了他。他們村子里的富戶“二能人”的二女兒珍愛他如命,巧珍美麗、大方、善良、質樸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識字。
當他準備接受現實,努力當個農民的時候,他的叔父從部隊轉業到他們地方當了區勞動局局長。副局長就是聯合他們村書記下了他民辦教師的馬占良。
馬占良是一個官場老手,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特別會揣摩領導心思。
雖然他的叔父拒絕了加林父親要他為加林安排工作的請求,但馬占良是什么人,是特別會察言觀色的人,他半個月就給加林安排了一個工作:到縣委大院兒當干部――通訊干事。
這對加林來說是如魚得水,他本身就是一個有才華的人,到了這里才真正有了他用武之地,他在這個職位干的風生水起,一時間就成了縣里的風云人物。
這個陽光、帥氣、瀟灑、才華橫溢的大男孩兒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也吸引了他高中同學黃亞萍的愛慕。
但當時黃亞萍已經和他們的高中同學張克南確定了戀愛關系。張克南和黃亞萍才是門當戶對。如果高加林不到縣委大院兒上班兒,只是當個農民,是萬萬不敢想和黃亞萍有什么交集的,但是事實就像做夢一樣發生了。
加林不僅到縣委大院兒當干部,而且還干的非常出色,這讓高中時期就對他很喜歡的亞萍心里發生了改變,她狂熱地愛上了加林,加林也覺得和亞萍在一起比和大字兒不識的巧珍在一起更有共同語言。
而且黃亞萍允諾要帶著加林到更大的城市――南京去發展,并為他安排好工作。
加林動搖了,原本他就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想到大城市去生活。但是憑他自己的力量有點兒遙遙無期,如果借助黃亞萍這個跳板,可以很快實現他的夢想。
但他的心里更愛巧珍,可是如果和巧珍在一起,就被農民拴住了,被這個小縣城拴住了,他忘記了當初縣城也是他遙不可及的夢想。
感情的天平傾斜啦,他選擇和亞萍在一起,和巧珍分手。
黃雅萍和他確定了關系后,也和張克南提出了分手。
現在他和亞萍在一起了,雖然亞萍任性,但是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他覺得還能忍,再說他覺得亞萍也是真心愛他。
亞萍為他置辦了當時非常時髦的衣服和鞋子,還買各種各樣的點心和補品。在物質方面,亞萍也能為他做出各種犧牲,雖然脾氣任性,就像文中說的,亞萍就像烈性酒,使加林頭疼,也使他沉醉。
加林和巧珍分手后,迎來了感情的巔峰,也迎來了事業上的巔峰。
省報要辦一個短期新聞培訓班,讓各縣選一個人去學習,加林表現出色,縣委宣傳部決定讓他去。
加林去參加培訓了。
加林和巧珍分手后,巧珍傷心欲絕,很快便嫁了人。
克南媽媽見到克南每天悶悶不樂,心里很難咽下這口氣,一個走后門兒上來的人搶走了他兒子的女朋友。
她去地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控告了加林的事兒,地紀委非常重視,馬上派專人進行查辦。
加林的叔父也知道這件事兒,給縣委書記打電話,讓組織堅決把高加林退回去。
亞萍得到消息趕忙去找他的父親,她父親也表示無能為力。
高加林滿懷著對大城市和新生活的期望,培訓回來了,卻接到了現實的當頭一棒,他必須回農村去當農民。
他和亞萍已經不可能了,巧珍也已經嫁了人。
他又回到了農村。但現在他什么都沒有了,怨誰呢?他怨自己,他的悲劇是自己造成的。他為了虛榮拋棄生活的原則,落得了今天的下場。
而巧珍知道他的遭遇后,還跑到村書記家替他求人,讓他再當老師。
就像德順爺說的,加林丟了一塊金子,巧珍就是一塊兒金子,金子一樣的心呀!
加林曾經擁有金子,但他不知道珍惜,把它向土疙瘩一樣扔啦。
嚴峻的現實生活最能教育人。
就像文中柳青說的: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