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騰訊新聞的一篇《女子被5枚戒指“咬手”特勤消防中隊前往施救》把我吸引住了,這篇新聞,不止圖文并茂地解釋了一位女子的手是如何從戒指的口中被消防戰(zhàn)士們救出來的,而且拓展閱讀也相當(dāng)深入,有被滾筒洗衣機卡住頭的哥們,有被洗衣機卡住的小朋友,還有被水壺卡住的袋鼠、豹子……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我忽然想起來知乎多年以前的一個強貼,《為什么不能吞燈泡:你不能抑制住一顆好奇的心》。里面詳細描述了一位用自己的“科學(xué)知識”來驗證英國燈泡的包裝紙上的那句警告:“Do not put that object into your mouth.”(來來來,我們一起來學(xué)英文)
最后,這位貼主,用血淋淋的事實,來證明了,燈泡,的確不能放到嘴里面,按照沒有做過這個實驗的人的想法,或者沒有看過《馬大帥》(彪哥吞燈泡)這種高大上電視連續(xù)劇的人的正常想法,這怎么可能,燈泡那么小,我的嘴只要足夠大,能進就能出。我們來解釋這個原理就是:
“人在使勁張嘴的時候,舌頭會向上頂,口腔會向里面收縮。而放進去的燈泡會撐大口腔,壓迫舌頭,使得張嘴的動作無法做到最大。所以,燈泡完整地放進口中去雖然沒問題,但是要完整地取出來是不可能的。”
讀完這段話,如果你沒有把自己的口腔張得大大的……說明你……讀得不認(rèn)真。那么我再詳細說一次就是:
翹翹板大家都懂,當(dāng)你在翹翹板的一端下邊放個東西,然后就壓不下去了,另一端就抬不起來了。人的上顎(俗稱天花板)其實也是一個翹翹板,當(dāng)燈炮沒放進去的時候,嘴可以張大,就像正常的翹翹板,可以抬得很高;當(dāng)燈泡放進去以后,嘴里的空間被占上了,就相當(dāng)于翹翹板的另一端下面被放了東西,沒有下壓的空間了,那么另一端,也就是嘴,就沒法張到原來那么大了。
原理我覺得到這里就可以說清楚了。我想,如果,每一個燈泡的生產(chǎn)廠家,都在產(chǎn)品說明書上面寫這么一段“上腭原理”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為了防止悲劇發(fā)生,卻要寫“不要把這個東西放到你的口里”。
我們試想一下,在無聊的一個夜晚,我拿著燈泡,當(dāng)我沒有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是不會去試這件事的。或者,我知道上腭原理,我也不會去試這件事的。而發(fā)生這件事恰恰很可能就是在我不懂原理,卻被別人說:“你別去干”的時候,我會非常想試試。
好奇心,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幫我們開拓了視野,打開一扇又一扇窗戶,甚至是一個又一個新的世界,而好奇心恰恰又經(jīng)常讓我們進入一個又一個尷尬,甚至很多前人告訴我們的經(jīng)驗都無法阻擋我們?nèi)ピ囧e。這讓我們看來是一個非常兩難的選擇,怎么辦?
吃貨小時候有一次試著把頭鉆出了樓層的鐵欄桿,頭被卡在了外面,回不來了,很尷尬,更尷尬的事情是,那個時候也沒有什么消防隊,但萬幸的是,旁邊沒有別人,吃貨左轉(zhuǎn)頭,右轉(zhuǎn)頭,找角度……最后,用了另一種方法,把整個身體都鉆出去,解決了這個問題。后來吃貨就再也不去用自己的頭來丈量欄桿的寬窄了。
所以,好奇心被卡住了,會有很多種結(jié)果,要么,獲得了一種人生實踐經(jīng)驗;要么,獲得了一個未知的道理;或者,有好奇心,但在做試驗以前,先上網(wǎng)使用了搜索引擎,學(xué)習(xí)了原理,這個時候,不但獲得了原理,我認(rèn)為我們還有了一種用理論指導(dǎo)自己實踐的大智慧。最不濟的,我還還獲得一個上騰訊新聞頭條的機會。
無論哪一種結(jié)果,我都認(rèn)為好奇心產(chǎn)生的正作用遠大于負面效應(yīng)。潘多拉的那個盒子,就是因為普羅米修斯的反復(fù)叮囑反而讓她產(chǎn)生了巨大好奇心,讓她打開了。隨后,“貪婪,殺戮,恐懼,痛苦,疾病,欲望”都被釋放出來了,但是,我們不要忘記,那里面還有“希望”。
所以,吃貨的建議是,即使我們知道“好奇害死貓”這句古訓(xùn),也仍然要讓自己有足夠的好奇心,至于不想讓自己陷入尷尬境地,那么好好讀書吧,認(rèn)真的學(xué)習(xí)吧,好奇害死的肯定不是本期封面的那只小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