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8歲,女,三線城市,公務員,未婚,單身。單從這些標簽,很多人第一反應想到的詞應該是:剩女、眼光高、心理怪癖、丑。。。我先不著急為自己澄清有關這些詞語是否可以形容真正的我。覺得疑惑的是,為什么人們從一些簡單的標簽式的詞匯就會條件反射式的去想象一個人?為什么這個社會對一個人的評判總是千篇一律?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覺得一個女生最好就在22、23歲就結婚生孩子,再往后推沒把這件事完成你就是心理變態。
? ? 身邊有認識幾個男生,都是91、92年的,已經當爸爸。看起來挺好啊,年輕的夫妻,有父母幫忙帶孩子,當然還有父母給準備的房車。可是有一次,我發現那位91年就當了爸爸的男生一個人在單位門外抽著一根煙,一臉茫然的樣子。我問他,小文你都快當爹了,為什么還是這樣悶悶不樂呢?他說,其實心里壓力很大,因為完全沒有準備好。我突然間有點觸動,看著他還那么稚嫩年輕的臉龐,我想,還那么年輕他連自己也許都還沒管理規劃好,真的有足夠的能力和力量去擔負起撫養培育另外一個生命嗎?當然,我并不反對早結婚早生娃,如果遇到合適的人,早一點結婚也無妨,但前提是兩個人都充分準備好。我說的準備好,不是指有車有房,而是兩個人有足夠成熟的心智,當困難來臨時能夠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一切。我一直覺得一個人有兩種年齡,一種是身份證上的年齡,一種是心理年齡,而后一種恰恰是更重要的。還遇見過一個女生,有次在閑談的時候,知道她是92年的,然后她說,唉,我老啦,你看我隔壁誰誰比我小都當媽了,我真的老啦!我聽了之后,覺得無語,一時找不到接下去。我當時很想說的話就是,其實你不是老,是幼稚。但我并沒有說出來。似乎身邊很多這樣的人,年紀輕輕就感嘆自己老了,一過30歲,噢,不,甚至20歲,就覺得自己暮入老年,最可怕的是,他們以此為借口而放棄努力,覺得“人生都已經過一大半”了,反正也就那樣了,還那么努力干嘛?
? ? 曾經,我也如很多人一般,大學一畢業就拼命找工作,然后當時家人說公務員好,穩定。于是考來了一個離家不遠的三線城市,然后按照所有人為我想好的路線,趕緊找一個當地人結婚,然后過上安穩無憂的日子。一開始,我信了。我沒有自己的方向,覺得有份穩定的工作再找個差不多的男朋友然后就結婚生孩子,就這樣平平淡淡過一生也挺好啊。可是,我發現按照別人的想法,我根本就找不到我想要的愛情。剛到單位報到的時候,單位熱心的大姐們前前后后為了安排了十幾場相親,加上一些朋友同學的介紹,相親對象能湊三桌。我經常開玩笑跟朋友說,我的相親史都能寫一部書了。還好,我遇到的相親男生都不算奇葩,都挺正常,有正經的工作,家境在當地也都還過得去,可不知道為什么,跟他們之間就是缺乏一種東西,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所說的荷爾蒙,稱之為愛情的感覺?很多人跟我說,你都一把年紀了,還要什么感覺,遇到差不多的湊合著過行了。可我就是不愿意將就,從小到大,我那么努力生活,讀書,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堅強一個人咬著牙關挺過來,我那么堅強、樂觀、努力工作,我為什么要將就?為什么要將就一段我不喜歡的愛情和生活?我很倔,很執著,堅持著。于是很多的相親對象,見完一面,我就不再愿意去見他們第二次。也許你們的認為,我就是一個外貌控。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有一點外貌控傾向,只是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比如有的人對一個人的外貌只看對方的身材,皮膚,眼睛大小,鼻子挺不挺等等。而我想說的是,一個人呈現出來的外貌決不僅僅限于這些,它還包含了更多的信息。比如我觀察一個人經常會看他的眼睛,我相信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句話是真的。從對方的眼睛你能看到他內心是否真誠,眼睛清澈的人通常都是比較善良的,他會在你說話的時候認真看著你,并且你從他的眼神能看出他給你回應。而有些人,再跟你說話的時候眼睛躲躲閃閃,又或者是四處張望,又或者是你覺得他的眼神有點渾濁。。。這 種人要不就是內心不那么沉穩,要不就是he is not that into you,這兩種判斷都該訴我,這個人不值得深交。所以,我相信,對一個人外觀上的第一感覺也許還挺靠譜的,前提是你得有去閱人心的這種情商。這也許也是上帝賦予人類的一種識別同類的能力,所謂的氣場相吸也就是,人總是會不斷接近那些跟自己氣場相似或相吸的人。你是誰,就會遇見誰,這句話挺有道理。
? ? ?當然,在這過程中也會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但終究是因為種種原因(家長、距離等)各種原因最終沒有在一起。不過我想說的是,一段感覺最終沒有結果,根本原因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夠愛。我相信真愛是可以跨越時間、距離、家庭障礙、身高、年齡等等這些外在因素。可是,我不著急啊,我才30歲不到,人生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我也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現在我每天都很努力的做好我自己,我能給自己的快樂充實的感覺,并不存在一大齡剩女整天哀聲嘆氣自己嫁不出去的那種狀態。
? ? 所以,我想告訴那些關心我的人,我28歲、未婚、單身,但我過得很好。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變得更好,但我還是不會周圍的環境和時間向生活妥協,因為我知道,我值得擁有更好。愛,在變得更好的路上,邊走邊等。